言必信,行必果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án bì xìn ,xíng bì guǒ ㄧㄢˊ ㄅㄧˋ ㄒㄧㄣˋ ,ㄒㄧㄥˊ ㄅㄧˋ ㄍㄨㄛˇ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行必果’,所欲行必果敢为之。”《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毛泽东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共产党的‘言必行,行必果’,十五年来全国人民早已承认。”亦省作“ 言信行果 ”、“ 言行信果 ”。 梁启超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郭沫若 《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 基本含义
    说话必须可信,行动必须果断有力。
  • 详细解释
    言必信,指说话必须真实可靠,言出必行。行必果,指行动必须果断有力,不拖泥带水。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动果断有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要求别人说话做事要有诚信和果断。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当时,齐国有一个叫骈牛的人,他为人非常诚实守信,言出必行,行动果断有力。后来,人们就以他为榜样,把他的名字和品质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的情况,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言必信,行必果的结构是“动词+必+形容词”。
  • 例句
    1. 他说话一向言必信,行必果,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2. 这个项目需要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领导者来推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的嘴巴变成了一个信封,表示他说话必须真实可靠;而在行动的时候,他的脚下长出了果实,表示他的行动必须果断有力。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诚信和果断的相关词语和成语,如“诚实守信”、“果断不犹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言必信,行必果,带领大家一起进步。3. 高中生:考试前,老师告诉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地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社会上要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