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
yī kuāng
  • 拼 音:yī kuāng
  • 注 音:ㄧ ㄎㄨ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使得到匡正。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 桓文 所以一匡, 汉高 所以应天,未有不致羣贤为六翮,託豪杰为舟楫者也。”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弔民,一匡靖乱。”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俭德遵三尺,清时俟一匡。” 吴世昌 《癸亥初夏游襄樊遂至隆中即景感赋》:“三顾何所得?一匡志未伸。”参见“ 一匡天下 ”。

  • 基本含义
    指统一、整顿
  • 详细解释
    一匡意指统一、整顿,特指整顿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混乱局面。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整顿政治、社会秩序的行动,也可用于形容整顿混乱的组织、团队等。
  • 故事起源
    成语“一匡”来源于《左传·襄公四年》:“襄公曰:‘吾有疾,乃欲一匡天下。’”意为襄公得了病,想要整顿天下。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一”和“匡”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希望能够一匡国家的经济秩序。2.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一匡社会风气。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一匡”与“一统天下”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整顿、统一相关的成语,如“一统天下”、“匡时济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一匡作业的规范,不准乱写乱画。2. 初中生:我们班长希望能够一匡班级的纪律,让大家都能遵守规定。3. 高中生:学校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希望能够一匡学风、班风和校风。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努力一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