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给
zī gěi
  • 拼 音:zī gěi
  • 注 音:ㄗㄧ ㄍㄟ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汉 刘向 《说苑·敬慎》:“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辨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辨, 乐毅 、 曹邱生 是也。”
    (2).资助,供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
    (3).货财富足。《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4).资财给养。《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 、 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 基本含义
    指给予财物或权力支持,帮助他人。
  • 详细解释
    资给是由“资”和“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资”指财物或权力,“给”指给予、赐予。资给的含义是指给予财物或权力的支持,帮助他人。这个成语强调了资助和帮助他人的善良行为。
  • 使用场景
    资给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给予别人帮助、支持或赞助的行为。可以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国家或组织对弱势群体的援助。
  • 故事起源
    资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故事中,齐国的哀公欲征伐晋国,但因为粮食不足,无法开战。于是,哀公派人向鲁国借粮。鲁国的国君问借粮的使者:“你们齐国有没有人可以帮助你们?”使者回答:“我们有一位叫季孙的大臣,他非常聪明能干。”于是,鲁国的国君决定资助齐国,给予他们粮食和军队的帮助。最终,齐国得到了资助,成功征伐了晋国。这个故事成为了资给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他资给了他的朋友一笔钱,帮助他渡过了难关。2. 这家公司资给了贫困地区的学校一批图书和教育设备。3. 我们应该多关心弱势群体,给予他们资给。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资助给予”,将“资”和“给”两个字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资助、帮助相关的成语,如“施舍”、“捐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资给了我一个新的书包。2. 初中生:我们班级资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一些学习用品。3. 高中生:我计划资给一所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一个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