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慑
zhèn shè
  • 拼 音:zhèn shè
  • 注 音:ㄓㄣˋ ㄕ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振慑 zhènshè
    [awe; frighten] 震恐害怕
    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 详细解释

    亦作“ 振讋 ”。亦作“ 振慴 ”。1.震惊恐惧。《战国策·燕策三》:“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
    (2).威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肃清帝道,振慑四荒。”《隋书·越王侗传》:“果毅争先,熊羆竞逐,金鼓振讋,若火焚毛。”

  • 基本含义
    通过威慑来震动对方,使其屈服或退缩。
  • 详细解释
    振慑是指通过展示强大的力量或威慑手段来震动对方,使其感到恐惧或不安,从而迫使其屈服或退缩。这是一种通过恐吓或威胁来达到目的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振慑常常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中使用。例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振慑其他国家,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一个领导者可以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制裁来振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再犯罪。
  • 故事起源
    成语“振慑”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振慑四国。”这句话形容了周朝国力强盛,能够通过威慑四方来保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引申为一种威慑对方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振慑属于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振”和“慑”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强硬态度振慑了对手,使其不敢轻易挑衅。2. 这个国家通过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外振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振”和“慑”两个字分开记忆,然后联想“振”意为震动,而“慑”意为恐惧,从而记住振慑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振慑相关的成语,例如“威慑”、“恐吓”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厉眼神振慑住了淘气的学生。2. 初中生:政府通过严厉打击犯罪来振慑犯罪分子。3. 高中生:国家的强大军事力量可以对外振慑,维护国家的安全。4. 大学生:企业通过展示其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来振慑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