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
zì miǎn
  • 拼 音:zì miǎn
  • 注 音:ㄗㄧˋ ㄇ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求得脱身;自求避灾免患。 汉 刘向 《九叹·远逝》:“舒情敶诗,冀以自免兮;頽流下陨,身日远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夫以 孔 墨 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諛,而二国以危。”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彼之二子,犹或如是,况在下官,焉能自免。” 宋 苏辙 《历代论五·冯道》:“不幸而仕於朝,如 冯道 犹无以自免,议者诚少恕哉。”
    (2).自请免职。《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欲自免归。中郎将 袁盎 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 释之 补謁者。”《后汉书·吴祐传》:“ 冀 ( 梁冀 )遂出 祐 为 河间 相,因自免归家,不復仕。”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度量难钧,进退可限; 长卿 弃官, 稚宾 自免。”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之一:“﹝ 王充 ﹞为州治中,自免归歟。”

  • 基本含义
    主动免除自己的罪过或责任
  • 详细解释
    自免是一个表示主动承担责任并且主动免除自己罪过的成语。它强调个人的自觉自愿,表达出一种勇于承担后果的精神。通过自免,人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主动承担责任,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 使用场景
    自免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道德、法律和责任方面的讨论中。它提醒人们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并且主动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故事起源
    自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张良的智者,在汉高祖刘邦创立汉朝的时候,曾经犯下了一个错误。他帮助了一个叫做韩信的将军,但是后来韩信背叛了刘邦。张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决定自己承担责任,并且主动免除自己的罪过。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自免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自免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自”和“免”。其中,“自”表示主动的意思,“免”表示免除责任或罪过的意思。
  • 例句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自免了更大的麻烦。2.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勇于自免,而不是抱怨和逃避责任。
  • 记忆技巧
    记忆自免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其与具体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张良自愿承担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免除自己的罪过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责任和道德有关的成语,如“自助不暇”、“自食其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了,但是我意识到了错误,主动承担责任,自免了更大的惩罚。2. 初中生:我在家里打破了花瓶,我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自愿用我的零花钱买一个新的,以自免父母的责备。3. 高中生:当我发现我在比赛中违规了,我立即停下来,并且主动向裁判道歉,以自免被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