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觉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振动物体接触身体时产生的感觉。通常认为它是触觉的一种,是反复激活触压觉而产生的。临床发现,脊髓痨患者的振动觉发生障碍后,触觉仍然保留,而且会变得更敏感,所以,也有人认为振动觉是不同于触觉的一种独立的感觉。一般认为巴西尼小体是振动感受器。

    振动感受性有一定的频率极限。振动刺激低于或高于一定频率,将不引起振动觉,其下限为10~18赫,上限在650~8000赫之间。振动觉的强度绝对阈限依赖于振动频率,也随刺激器接触皮肤的面积大小及身体部位而不同。这种阈限值是以皮肤位移幅度的分贝数来表示的,一般以1微米为参照。根据现有的材料,在10~1000赫的频率范围内,多数频率的绝对阈限值在5分贝和-20分贝之间,但也有高达30分贝以上或低至-30分贝以下的,在上述频率范围内,绝对阈限曲线呈U形:在40~50赫时,阈限比较高,然后随着频率增高而逐渐降低,到250赫左右到达最低点,此后阈限又随频率的增高而上升。无毛发皮肤的阈限值在不同频率上均低于有毛发皮肤。因此,有人将这个绝对阈限曲线分为低频段和高频段。并推想可能存在着低频和高频两振动感受器。

    振动感受性具有空间和时间总合的效应。如果振动刺激作用于皮肤的面积增大,强度绝对阈限将下降,出现空间总合。同时刺激两个邻近的皮肤点或身体的两个对称部位,也会出现空间总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振动刺激的作用时间增加,强度绝对阈限下降,出现时间总合。但振动刺激的长期作用可导致适应,使振动感受性降低。与触觉适应相比,振动觉的适应过程较慢。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非常敏锐,能够察觉微小的变化。
  • 详细解释
    振动觉是由“振动”和“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振动指物体在空间中往复运动的震动,觉指感觉或知觉。振动觉形容人们的感觉非常敏锐,能够察觉到微小的变化。
  • 使用场景
    振动觉常用于形容人的感知能力非常敏锐,能够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或差异。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对音乐、艺术、环境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非常敏锐。
  • 故事起源
    暂无特定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振动觉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对音乐的振动觉非常敏锐,能够听出微小的音调变化。2. 她的振动觉让她能够察觉到房间里的一点微弱的声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振动觉”与感知能力敏锐的形容词联系起来,如“敏锐觉察”或“敏感知觉”,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感知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洞察力”、“嗅觉灵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振动觉,能够感觉到地震的发生。2. 初中生:他的振动觉很好,能够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3. 高中生:她的振动觉非常敏锐,能够察觉到微小的声音变化。4. 大学生:他的振动觉让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