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音
hàn yīn
  • 拼 音:hàn yīn
  • 注 音:ㄏㄢˋ 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文选·张协<七命>》:“封熊之蹯,翰音之跖。” 吕延济 注:“翰音,鸡也。”
    (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易·中孚》:“翰音登于天,贞凶。” 王弼 注:“翰,高飞也。飞音者,音飞而实不从之谓也。”《汉书·叙传下》:“ 博 之翰音,鼓妖先作。” 颜师古 注:“喻居非其位,声过其实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紜;遂至台鼎, 朱博 翰音,实愧於怀。”

  • 基本含义
    指文采华美的音乐或文章。
  • 详细解释
    翰音一词由“翰”和“音”两个字组成。其中,“翰”指的是毛笔,代表文学;“音”则指的是声音,代表音乐。翰音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学或音乐作品中那些华美动听的声音或文字。
  • 使用场景
    翰音通常用于形容文学或音乐作品中的美妙之处,可以用来夸奖某个作品的优美程度。
  • 故事起源
    翰音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召南·周颂》中的《翰音有鸣》一诗中。这首诗描绘了周王朝时期的盛世景象,其中提到了“翰音”,意思是指周王朝的音乐之声在整个国家中传达开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 成语结构
    翰音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首诗的翰音动听,令人陶醉。2. 这部音乐剧的翰音优美,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帮助记忆翰音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听一场音乐会,舞台上的演奏家手持毛笔,用翰墨写下了一篇美丽动听的文字,这个场景能够帮助记忆翰音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翰音相关的成语,如“翰墨飘香”、“翰林学士”等,以扩展对文学和音乐方面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念的诗歌翰音很好听,我喜欢听。2. 初中生:我在学习古诗词,希望能够写出一首翰音动听的作品。3. 高中生:这首曲子的翰音很精彩,展现了作曲家的才华。4. 大学生及以上:我正在创作一本小说,希望能够写出一篇翰音流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