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度
xíng dù
  • 拼 音:xíng dù
  • 注 音:ㄒㄧㄥˊ ㄉ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执法。《管子·问》:“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毋失经常。’”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行度,行法度也。”
    (2).运行的度数。《春秋·隐公三年》“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晋 杜预 注:“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隋书·天文志上》:“ 马季长 创谓璣衡为浑天仪。 郑玄 亦云:‘其转运者为璣,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璣衡视其行度,以观天意也。’”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臣寻推得王星自闰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阳行度。”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日每行不及天一度,月每行不及天二十九度半,此一日行度之差也。”

  • 基本含义
    行为举止的限度或范围。
  • 详细解释
    行度指的是人的行为举止应当有所限制和规范,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或度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有分寸,合乎规矩。
  • 使用场景
    行度一般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得体、得当。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过分或过火。
  • 故事起源
    行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蔡勇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非常得体,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他的行为举止就像是一条绳子,既不松也不紧,恰到好处。因此,人们就用“行度”来形容他的行为举止。
  • 成语结构
    行度是一个名词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行度很好,从不越过底线。2.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行度,不要过于放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行度”与“行为举止的度量”联系起来,行为要有度量,不可过分或过火。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行为举止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行为不端”,可以进一步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里,我们要注意行度,不可以随便乱跑。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做出好的示范。3. 高中生: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注意自己的行度,不要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行度,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5. 成年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行度,展现出成熟和自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