伛伏
yǔ fú
  • 拼 音:yǔ fú
  • 注 音:ㄧㄩˇ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曲背俯伏。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鷄卵之未字也,澒溶於鷇中,溃而视之,若水之形,良雌傴伏,体方就成。” 北齐 刘昼 《新论·贪爱》:“ 炎州 有鸟,其名曰梟,傴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 茅盾 《归途拾零·韩江船》:“撑时……渐行身渐伛伏,将近前舱处,亦即撑的一个单位动作完时,那简直是顶住了那篙子用力在爬,其辛苦可想而知。”

  • 基本含义
    弯曲、屈曲
  • 详细解释
    伛伏是指身体弯曲、屈曲的样子。形容人在恐惧、屈服、谦卑等情况下,弯下腰身或屈曲身体。
  • 使用场景
    伛伏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权威、强者或压力时表现出的屈从、卑微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身体某部分弯曲、屈曲的姿势。
  • 故事起源
    伛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鹿鸣》一篇。文章中描述了鹿的姿态,其中有一句“伛而不舒”。后来,人们将这种弯曲、屈曲的姿态用来比喻人的心理或身体状态。
  • 成语结构
    伛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领导面前伛伏下来,表示自己的谦卑和服从。2. 面对困难,他并没有伛伏,而是坚持了下来。3. 她的腰背伛伏着,显得非常疲倦和无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伛伏。例如,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强者时,弯下了腰身,形成了伛伏的姿势。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伛伏相关的成语,如伏首贴耳、屈膝请罪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老师生气了,连忙伛伏下来,表示自己的歉意。2. 中学生:面对父母的批评,他没有伛伏,而是勇敢地为自己辩护。3. 大学生及以上:在职场中,有时需要适当的伛伏,以便更好地与上级沟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