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自给族 -概述

    在一些美食论坛和群中发现,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家住徐东的张小姐开始用自己买的酸奶菌粉和纯牛奶做酸奶,过程非常简单:在酸奶机中加入适量菌粉和牛奶,搅拌后插上电源,等待一个晚上,香气袭人的酸奶就做好了。“自己做的酸奶没有外面那么重的香精味,甜度可以自己控制,还可以加上喜欢的水果,健康又经济。”张小姐说,自从自己做的芒果蜂蜜酸奶获得家人肯定后,她再也没有到超市买过酸奶。

    像张小姐这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市民并不少见,除了做酸奶,“自给族”们在自己发豆芽,做豆腐,以作为日常生活的食物来源,而各种水果甜酱,辣酱等,更是这些高手们的“小菜一碟”。在武汉一个烘焙论坛中,讨论如何做豆腐的帖子竟然有了十多页的读者跟贴,而这些读者们基本都已长期习惯了自己动手。

    产生原因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

    随着上海盛禄食品公司非法使用色素生产“染色馒头“的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查处。然而,疑问却并未随着调查结果公布而消除。一个馒头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上到百姓餐桌,需要过企业内控、质监、工商等诸多关口,但遗憾的是,除了经营者“黑心”外,安全监管防线“集体失守”。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瘦肉精”事件中,曝出“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的尴尬,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毋庸讳言,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

    第二、食品价格上涨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食品类价格与2010年同比上涨10.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13.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3.5%。烟酒类价格上涨3.3%,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3%,酒类价格上涨6.7%。衣着类价格上涨0.9%,其中,服装价格上涨3.5%。此外,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5.4%。

    据有关专家分析,从2010年以来,CPI呈现逐月上涨态势,并且表现为食品价格长期主导推涨的特点,从组成CPI的八大类结构数据看,呈“六涨二降”格局。上涨的六类分别是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烟酒及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的二类分别是衣着类与交通和通信类。突出矛盾是食品价格领涨,最高的时候是2010年11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6%。

    第三、自己动手,安全健康更有乐趣

    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给予人的满足则更重要。社会发展飞速,人们已经没有必要或者是没有时间去自己动手来满足需要,但毋需自己动手做,却总仿佛缺了些什么,就象缺少了运动,人就是这么怪,需要贴近自然,需要运动劳作,需要在运动劳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自己动手还可以不断的去尝试创新,做出来的东西更安全更健康。

  • 基本含义
    指能够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的人或群体。
  • 详细解释
    自给族是由“自给”和“族”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自给”表示自己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不依赖他人;“族”表示一个群体或家族。因此,自给族指的是能够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的人或群体。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人或群体。可以用于赞扬那些勤劳、能干、不依赖他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群体或国家在经济或其他方面能够自给自足。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农耕社会中,自给自足是每个家庭的基本目标。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种植庄稼、养殖家禽,以及制作日常用品,实现了自给自足。这种自给自足的精神也被视为一种美德和优良品质。
  • 成语结构
    自给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这个小村庄的居民都是自给族,他们靠自己种地、养家禽来维持生活。2. 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几乎不依赖进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将成语分解为两个部分,自给和族,理解其基本含义。想象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群体,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生活得很好。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自给族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精神,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自给族,不依赖别人。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自给族。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成为自给族。4. 大学生及以上:在职场上,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