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米
zhá mǐ
  • 拼 音:zhá mǐ
  • 注 音:ㄓㄚˊ ㄇ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方言。在拥挤的情况下争购食米。《新华日报》1942.10.14:“后来因米局的价格跟暗市的价格相差很大,轧米的人,有许多在深夜二点钟就坐在米店门口等候,一直等到天明八时米店才粜米。”

  • 基本含义
    指轧碎米粒,比喻处理问题时采取过分细致、琐碎的方式,从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 详细解释
    轧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轧”意为“碾压、磨擦”,第二个字“米”指的是“稻谷”。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将米粒碾碎,比喻处理问题时过分细致,反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它强调了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把握一个度,不宜过于琐碎、细致,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 使用场景
    轧米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当,过于细致或过于追求完美,最终导致问题变得复杂化。可以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例如在工作中过分纠结于细节,而忽视了整体大局,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过于追求完美,而无法做出决策。
  • 故事起源
    轧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村生活。农村的人们在磨米时,会将稻谷放入石磨中,用石磨的磨盘磨擦碾压,将米粒碾碎。如果磨盘的磨擦力度过大,米粒就会被碾碎得很碎,而且会产生很多细碎的米糠,最终会导致米粒的损失。因此,人们在磨米时需要把握一个度,不宜过分细致,否则会浪费粮食。
  • 成语结构
    轧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在做事时总是轧米,把简单的问题处理得很复杂。2. 轧米不要太过,处理事情要有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轧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磨米的时候,过分用力,将米粒碾碎得很碎,最终导致米粒的损失。通过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轧米意义相近的成语,例如“杀鸡取卵”、“画蛇添足”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注意适度,不宜过于细致或过于追求完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做作业时总是轧米,把简单的问题处理得很复杂。2. 中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但是我不想轧米,我想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我的观点。3. 大学生: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不要轧米,要注重整体思考。4. 成年人:在处理工作问题时,不要轧米,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过分纠结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