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拼音:yù xū guān

    玉虚观指北京玉虚观和赣州玉虚观。北京玉虚观位于北京昌平县十三陵德胜口西的沟崖中峰。赣州玉虚观位于赣州市水东乡。另外玉虚观还是游戏《山海英雄》中的一个门派。

    北京玉虚观

    位于北京昌平县十三陵德胜口西的沟崖中峰,海拔1,500米,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背靠陡崖面临绝壁,山门紧临深涧,侧面有进观的石阶。现存殿阁三重,依山附势,别具一格,颇为壮观,近旁原有西王母祠,现不存。在观前北望燕山群峰,层峦叠嶂,云影斑斑,如临仙境。另外,玉虚观的建立还与道教有关.

    赣州玉虚观

    简介

    玉虚观,原位于赣州市水东乡(现水东小学校址)。又称葛仙祠。史载:汉未赤乌间,葛玄以“四要、九训”行教于鹅湖山,于兹“凿石为穴,藏于陇首”。唐代,道教盛行。咸通(860—874)中,懿宗李崔因旌表葛玄潜心修道,助世济民而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祀葛玄。唐开元中(713~741)建,属十方丛林。该观坐北朝南略偏西,建于九条山脉汇聚之集点。歇山式建构。观门前大拜坪可容千人。观顶脊饰黄硫璃瓦,有浮塑九条金龙戏珠,栩栩如生,分三层相对峙列。北宋治平二年(1065),英宗赵曙赐额改为玉虚观,元初,玉虚观毁于兵燹。故葛仙祠又称玉虚观,乃源出于此。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境超然,不受外界诱惑干扰。
  • 详细解释
    玉虚,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虚指虚无飘渺。观指道教的宫观。玉虚观形容人的心境高洁,超脱尘世的样子。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褒义场合,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灵纯净,超脱尘世。
  • 故事起源
    玉虚观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拾玉镯》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王仁的人,他因为善良而被授予了玉虚观的称号。故事通过玉虚观的象征意义,强调了王仁的高尚品德和超凡心境。
  • 成语结构
    主要由“玉虚观”三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心境超然,真是个玉虚观。2. 她的心灵纯净,仿佛是从玉虚观里走出来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玉虚观”这个成语与仙境相联想,想象一个纯净、美丽、超然的仙境,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道教文化和传说,了解其他与仙境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我们班级的玉虚观,总是帮助别人,从不计较回报。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向玉虚观看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 高中生:他的心境超然,像玉虚观里的仙人一样,让人佩服。4. 大学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保持玉虚观的心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