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期
zì qī
  • 拼 音:zì qī
  • 注 音:ㄗㄧˋ ㄑ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自己期望;自许。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宋 陆游 《书怀》诗:“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金史·文艺传下·李纯甫》:“ 纯甫 为人聪敏,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 诸葛孔明 、 王景略 自期。”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卿以古人自期,致君安国,不计爵禄,朕所深信。”
    (2).自订期限。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宋 苏辙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3).自己认定;自认为。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自期必死,而卒未尝死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智》:“徒自期于心无愧者,其人忠信而不好学,往往出于此。”

  • 基本含义
    自愿承担期限或责任
  • 详细解释
    自期是指自愿承担期限或责任。它强调个人主动自愿地承担责任或接受约束,并且不依赖外部力量或监督。这个成语中的“自”表示个人自愿,而“期”表示期限或责任。
  • 使用场景
    自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个人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或自律。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自律、自觉的要求,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缺乏责任感或自律能力。
  • 故事起源
    关于自期的故事并不常见,但它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有关。
  • 成语结构
    自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从小就很自期,从不需要别人监督。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个成员是否能自期自律。3. 只有自期自律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自期”与自愿承担责任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自愿地接受一个期限或责任,以展示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 延伸学习
    1. 深入学习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了解更多关于责任和自律的成语。2. 学习其他与个人责任和自律相关的成语,如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自期自律,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自期要带领大家共同进步。3. 高中生:我自期自律,决心要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自期自律,每天规划好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5. 成年人:我自期自律,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