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枝摘叶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ún zhī zhāi yè ㄒㄩㄣˊ ㄓㄧ ㄓㄞ ㄧㄜˋ

    寻枝摘叶(尋枝摘葉) 

    ◎ 寻枝摘叶 xúnzhī-zhāiyè

    [pay attention to minor things] 专注意不重要的、非本质性的事物及其方面

    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宋· 严羽《诗评》

  • 基本含义
    指人喜欢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寻找错误或过失,以便加以指责或挑剔。
  • 详细解释
    寻枝摘叶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寻枝摘叶如何?”原意是指寻找枝叶,即寻找别人言行中的小错误或过失。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指人喜欢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寻找错误或过失,以便加以指责或挑剔。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喜欢挑剔别人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苛求他人的人。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子罕的人,他经常寻找别人的错误和过失,以便加以指责或挑剔。这个故事反映了子罕的挑剔和苛求,因此寻枝摘叶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 成语结构
    寻枝摘叶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寻”表示寻找,“枝”表示树枝,而“摘叶”则表示摘取叶子。
  • 例句
    1. 他总是寻枝摘叶,挑剔别人的言行。2. 别再寻枝摘叶了,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寻枝摘叶”这个成语与挑剔、苛求等意义相关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拿着放大镜在树上寻找枝叶,并一一摘取叶子来挑剔。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挑剔”、“吹毛求疵”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老是寻枝摘叶,从来不夸奖别人。初中生:老师总是寻枝摘叶,对我们要求很严格。高中生:她对自己要求很高,也对别人寻枝摘叶。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人,而不是寻枝摘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