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掇
zhí duō
  • 拼 音:zhí duō
  • 注 音:ㄓㄧˊ ㄓㄧˊ ㄓ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直裰 ”。亦作“直敪”。1.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 晋 处士 冯翼 ,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 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2).指僧袍。《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箇直敠。’” 元 无名氏 《东坡梦》第一折:“把我褊衫都当没了,至今穿着皂直掇哩。”《水浒传》第七一回:“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 基本含义
    直接拿起或抓住。
  • 详细解释
    直掇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1. 直接拿起或抓住:指没有经过中间环节,直接进行行动。2.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或行动直接、干脆,没有拐弯抹角。3. 直接面对问题:指勇敢地面对困难或挑战。
  • 使用场景
    直掇常用于形容行动或言语直接,不拖泥带水的情况。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例如:1. 在工作中,我们要直掇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2. 在学习中,我们要直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3. 在生活中,我们要直掇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
  • 故事起源
    关于直掇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农民在耕作时,常常需要直接拿起或抓住农具,进行农田的耕作。这个动作被引申为直接、干脆的意思,形成了直掇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直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 例句
    1. 他是个直掇人,说话从不拐弯抹角。2. 这个项目需要直掇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3. 面对困难,我们要直掇,不能退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直掇这个成语:1. 将“直”字和“掇”字分别记忆,直字表示直接、干脆,掇字表示拿起、抓住。2. 可以将直掇与直接面对问题、直截了当等意思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直掇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1. 直捣黄龙:形容有勇气直面困难。2.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或行动直接、干脆。3.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内心的想法或感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直掇了一只苹果,吃得非常开心。2. 初中生:他是个直掇人,从不拐弯抹角。3. 高中生:面对考试,我们要直掇知识,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