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枯
zé kū
  • 拼 音:zé kū
  • 注 音:ㄗㄜˊ ㄎ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泽及枯骨 ”。

  • 基本含义
    指水源干涸,没有水源的地方。
  • 详细解释
    比喻资源枯竭,没有了支持、滋养的力量。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资源枯竭、无法支撑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人的才能枯竭。
  • 故事起源
    《庄子·天运》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泽童的人,他有一天发现了一个泉眼,水源充足,泉水汩汩流淌。泽童非常高兴,他开始用水灌溉农田,农作物茁壮成长。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泉眼的水源突然干涸了,农田也因此而枯萎。泽童非常伤心,他感叹道:“泽水干涸,农田枯竭了。”这个故事成为了“泽枯”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已经泽枯了,居民们面临着生存危机。2. 他的才能已经泽枯,再也没有创造力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泽童”的故事与“泽枯”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想象泽童发现了泉眼时的喜悦和灌溉农田时的辛勤努力,以及最终泉眼干涸、农田枯竭的悲伤场景,有助于记忆“泽枯”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资源枯竭相关的成语,如“涸泽而渔”、“竭泽而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地方没有水源了,就像是泽枯了一样。2. 初中生:他的才能已经泽枯了,再也没有进步的空间了。3. 高中生: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状况泽枯。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泽枯”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