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表
bài biǎo
  • 拼 音:bài biǎo
  • 注 音:ㄅㄞˋ ㄅㄧ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上奏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谨拜表并献诗二篇。”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前随 杜尹 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欢咍。”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将军敬拜表,天子喜披书。”
    (2).对神拜献祈祷文。《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 亲自行香拜表。”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时钟或表的敬仰之情,形容非常守时。
  • 详细解释
    拜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包括“拜”和“表”两个字。其中,“拜”表示向某人表示敬意或崇拜,而“表”则指时钟或表。拜表的含义是指人们对时钟或表的敬仰之情,形容非常守时。
  • 使用场景
    拜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非常守时,从而表达对这个人的赞赏和敬意。比如,当你的朋友每次都能准时到达约定的地点,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拜表的人。
  • 故事起源
    拜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化的时间观念和精确的计时工具,所以时钟和表在那个时候被视为非常珍贵和重要的物品。人们会把时钟和表当作神圣的物品来崇拜和敬畏,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掌握时间。因此,拜表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 成语结构
    拜表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 例句
    1. 他每天都准时上班,真是一个拜表的人。2. 我们真应该向那位守时的老师拜表。
  • 记忆技巧
    想要记住拜表这个成语,可以尝试以下记忆技巧:关联词义:将“拜表”与“守时”这个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记忆联结。创造联想:将“拜表”想象成一个人在时钟面前虔诚地行礼,表示对时间的敬意和崇拜。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你可以学习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成语,比如“如时如刻”、“三心二意”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早上都会拜表起床,准备去上学。2. 初中生: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守时,我们都很佩服他是一个拜表的人。3. 高中生:参加考试时一定要拜表,不能迟到。4. 大学生:我室友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他真是一个拜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