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zǐ wǔ
  • 拼 音:zǐ wǔ
  • 注 音:ㄗㄧˇ 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依观阁,层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阳 孔定 製铜仪,有双规,规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横规,判仪之中以象地。”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唐 吕岩 《延寿》诗:“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啟还扃。”
    (3).见“ 子午谷 ”。

  • 英文翻译

    1.meridian

  • 基本含义
    指正午,也可以表示方向或时间的极点。
  • 详细解释
    子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子”和“午”。其中,“子”表示时间上的第一时辰,即凌晨11点到1点;而“午”表示时间上的第七时辰,即中午11点到1点。因此,子午可以指正午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也可以表示方向或时间的极点。
  • 使用场景
    子午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时间、方向或极点的含义。在时间方面,可以用来指正午这个具体的时间点;在方向上,可以表示南北方向;在极点上,可以表示事物或情况的极端状态。
  • 故事起源
    子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在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和方向。正午是太阳高悬的时候,因此被称为“子午时”,其中“子”表示正午之前的时间,“午”表示正午之后的时间。后来,人们将“子午”引申为正午这个时间点,以及南北方向和极点的概念。
  • 成语结构
    子午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每天都在子午时分锻炼身体。2. 这个城市位于中国的子午线上。3.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在子午之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子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太阳在正午高悬的样子,以及南北方向的极点。同时,可以利用时间和方向的概念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时间、方向和极点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日出”、“东南西北”和“极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太阳在子午时分最亮。2. 初中生:我们的学校位于子午线附近。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子午之间,需要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