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揣冒昧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bù chuǎi mào mèi ㄅㄨˋ ㄔㄨㄞˇ ㄇㄠˋ ㄇㄟˋ

    不揣冒昧 

    自谦之词。谓不自量,鲁莽无知。《红楼梦》第八四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受事以来,於今一年,拙者之効,无所表见,而胸臆间有所欲言,不揣冒昧,欲以上裨高深於百一。” 艾芜 《<夜归>前言》:“一九七二年,我不揣冒昧,又大胆写了篇《高高的山上》,这不消说,又是黑线回潮了。”

  • 基本含义
    不顾礼貌和局促,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
  • 详细解释
    不揣冒昧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表示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时,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场合的限制,直接坦率地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认为是冒犯或不礼貌的,但有时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真诚和勇气。
  • 使用场景
    不揣冒昧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无论场合或地位如何,都能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方式通常用于亲密的朋友之间或者在非正式的场合中,而在正式的场合或与陌生人交流时,使用不揣冒昧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
  • 故事起源
    不揣冒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洪范引》中。故事中,有一个名叫杨杰的人,他的为人直爽,不拘小节,因此人们常常称赞他不揣冒昧。这个故事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了成语的使用。
  • 成语结构
    不揣冒昧由“不”、“揣”、“冒”、“昧”四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对老板的建议不揣冒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 尽管他是个下属,但他对公司的发展问题从不揣冒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3. 她不揣冒昧地向邻居借了一些糖。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揣冒昧”这个成语拆分成四个单独的字来记忆,然后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要想更好地运用不揣冒昧这个成语,可以多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不同场合下的适用性,同时也要注意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礼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揣冒昧地问老师一个问题。2. 初中生:他不揣冒昧地向班主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3. 高中生:尽管他是个学生,但他不揣冒昧地向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4. 大学生:他不揣冒昧地给教授写了一封邮件,请求与他讨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