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曹
xuǎn cáo
  • 拼 音:xuǎn cáo
  • 注 音:ㄒㄨㄢˇ ㄘ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官名。主铨选官吏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 胤 天姿聪明,才通行絜,昔歷选曹,遗跡可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山公 将去选曹,欲举 嵇康 , 康 与书告絶。” 唐 刘长卿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就便觐省》诗:“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成帝 初,置常侍曹尚书一人,主公卿二千石;曹尚书一人,主郡国二千石,盖选曹之所始也。”

  • 基本含义
    指选取人才时只看重其门第出身,而不注重其素质和能力。
  • 详细解释
    选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选”意为选择,挑选,而“曹”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家族。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选拔人才时只看中其门第背景,而忽视了其素质和能力。它是对那些只重视出身而不重视能力的人进行的批评。
  • 使用场景
    选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看重门第出身而忽视个人能力的行为。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例如在教育、职场、招聘等方面,批评那些只看重学历和背景的人,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和潜力。
  • 故事起源
    选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中国。据说,在古代的官员选拔中,有些官员只看重候选人的门第出身,而不关注其素质和能力。这样的选拔方式导致了许多不称职的官员被提拔到高位,而忽视了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因此,选曹成为了对这种不公正选拔方式的批评。
  • 成语结构
    选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选”是动词,意为选择,挑选;“曹”是名词,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家族。
  • 例句
    1. 在这个公司,他们只看重员工的学历和背景,完全忽视了个人能力和潜力,真是典型的选曹行为。2. 这个选拔方式完全是选曹,他们只关注候选人的家世,而不关心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选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曹家的门前,而他手上拿着一个标志着能力的大大的问号。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选曹的含义,即只看重门第出身而忽视能力和素质。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其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不看重其出身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只看重我们的成绩,完全不关心我们的其他才能,真是选曹。2. 初中生:班里的学生会干部都是门第出身好的,而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这就是选曹现象。3. 高中生:大学招生时只看重高分,而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选拔方式完全是选曹。4. 大学生:企业只看重毕业学校的排名,而不关心个人的实际能力,这种招聘方式真是典型的选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