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勇
zhì rén yǒng
  • 拼 音:zhì rén yǒng
  • 注 音:ㄓㄧˋ ㄖㄣˊ ㄩ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用同“ 智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2). 孙中山 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一课:“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能发扬此三种精神,始可以救民,始可以救国。”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军人精神﹞第一之要素为智,能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然后左右逢源,无不如志。第二之要素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则在实行三民主义……第三之要素为勇。军人须有技能,始足应敌,而又须明於生死之辨,乃不至临事依违,有所顾忌。”

  • 基本含义
    智慧、仁爱和勇气的结合。
  • 详细解释
    智仁勇是指一个人具备智慧、仁爱和勇气这三种品质。智慧表示聪明才智、明智判断力;仁爱表示善良、关心他人的品质;勇气表示勇敢、坚定的品质。智仁勇的结合意味着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综合运用智慧、仁爱和勇气来解决问题或面对困难。
  • 使用场景
    智仁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尤其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冷静、善良和勇敢地应对。
  • 故事起源
    智仁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下》一章中。故事讲述了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孟子告诉滕文公:“君子有三乐,取乐其所乐,斯乐也;义之与比,斯亦乐也;智仁勇,斯亦乐也。”这段对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君子的定义,认为君子应该以智慧、仁爱和勇气为乐。
  • 成语结构
    智仁勇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智、仁和勇。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智仁勇的品质,成功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2. 智仁勇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只有具备这三种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智仁勇的三个字分别与智慧、仁爱和勇气联系起来记忆。可以将智慧想象成明亮的灯泡,仁爱想象成一个温暖的心形,勇气想象成一把锋利的剑,将这三个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智仁勇相关的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仁者爱人,如己之心”、“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智仁勇的好学生,不仅聪明还很善良,而且勇敢面对困难。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智仁勇的人,有智慧解决问题,有仁爱关心他人,有勇气面对挑战。3. 高中生:智仁勇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具备这三种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