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遥: 从“吃货”到“吃主”

    人生就像胃,把好的不好的全消化掉

    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就要去做美食节目。那个时候心理压力特别大,一是什么都不懂,在家里也很少做饭;二是大家不看好你,你沒有长着一张贤妻良母的脸,年纪也沒到那个份儿上。阿姨直接打来电话给节目组说:“你看你们新找来的小姑娘刀都不会拿啊。”

    我那时住的是小公寓,沒想过要做菜,所以连厨房也沒有。沒办法,重新换房子,带厨房的,练切菜啊什么的,那段时间我经常跟朋友请客吃饭。8点钟吃饭,4点钟就在厨房里忙活了。

    后来就到了《美食地图》,每天要跑六七个地方,最晚拍到夜里两点钟,而且京郊地区比较多,基本是在北京城一日游的状态下。第一年做得特别用力,什么都真吃,什么都大口来。有一次录节目的时候,胃疼得不行了,直接到了满地打滚儿的程度,诊断说是急性肠胃炎,就在医院躺着打吊瓶,喝了一个月的粥。

    去年做《食全食美》节目,我估算了一下,一年时间大概拍了有480家餐厅,《周末版》总共拍了1600多分钟。比方说今天是麻辣香锅主题,就吃一天麻辣香锅,明天是烤鱼主题,就会吃一天的烤鱼。这种麻辣、热辣大集合,你吃第一顿的时候会觉得还好,第二顿勉强,到第三顿的时候已经尝不出什么来了。如果刚好赶上身体不舒服,就爱喝粥,但今天偏偏要拍一天的麻辣香锅,那就很痛苦了。

    每次吃到不好吃的东西,或是工作不开心了,就会去微博上看看有多少人在羡慕我,马上状态就调整好了,大家都那么羡慕你,都想跟我换工作,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就应该知足。那就自己找调节的方式,练练瑜伽,旅行啊,跟朋友踏踏实实吃顿饭啊,等胃里、心里消化好了,再去迎接新的生活。

    从“吃货”晋级到“吃主”

    我原本是个单纯的爱吃、爱旅行的女孩。但现在我知道不能只用“吃货”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货”自己嘴馋,跟风去吃,但我们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吃主”的形象,是带领“吃货”去吃的人,要比“吃货”段位更高。“吃货”特别爱吃,“吃主”特别懂吃,是引导消费的人。

    现在我去某个地方,都会做旅行笔记,以前就是看景儿,现在是吃东西放在第一位。去日本旅行的人,别人想着看东京塔,去迪斯尼,但我为了去蔡澜《日本料理》中推荐的寿司店,一个人跑去了日本鱼市。在鱼市的旁边,就有非常有名的寿司店,门口排长队就为吃他家的寿司,他家的芥末是由山葵做成的,特别新鲜,一般的芥末的辣味都是挺在鼻头那儿,新鲜的芥末是那股辣味上来之后立刻下去,就像一波海水涌上岸来,当它下去的时候,海岸立刻把它全部吸干的感觉。

    我打开全身心,去接受这些关于食物的美好的信息。因为只有看到好的,吃到好的,你才会有鉴别能力,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更健康的,更用心的。

猜你喜欢
  • 当佛和弟子阿难进入舍卫城行乞时,目睹一位贫困的老母站在路边。阿难禀告佛说:“这个人值得怜悯,佛非救她不可。” 佛告诉阿难说:“佛跟这个人没有缘。” 阿难说:“佛走过去靠近她,她若看见佛的卓越姿态和光明,大概会起欢喜心,借此产生因缘才对。...
  • 植物人会“说话” 1962年里克出生时,由于脐带绕颈导致脑部缺氧,被诊断为脑瘫。医生断言,他基本上等同于植物人,且康复无望。孩子9个月时,医生找来霍伊特夫妇劝道:“还是把他送到疗养院吧。” 但夫妇俩发现,里克的情况显然比医生预想的要好,...
  • 一个小男孩捉到了一只母兔。不久,母兔产下几只小兔。小男孩没钱买蔬菜给兔子吃,也没时间去打兔草。为了不让兔子饿死,小男孩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小伙伴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如果谁愿意打兔草给小兔子吃,就以谁的名字给小兔子起名。小伙伴们一听,都争着为...
  • 一只小熊被困在了荆棘丛生的灌木林走不出来,一位樵夫路过,把它救了。 母熊见到了,便说:“上帝保佑您,好人。您帮了我大忙。让我们交个朋友吧,怎么样?” “嗯,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 “怎么说呢?是不能太相信熊吧。虽然肯定地说,这并...
  • 十二年前,樊磊携带着做生意赚来的两百万人民币从日本留学归国。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额资金,想过悠闲生活的樊磊花了十余万在北京郊区买了一座农家小院,还聘请一位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生活得很惬意。 然而,门口的一个弃婴打破了这位钻石王老五的宁静...
  • 2007年,事业蒸蒸日上的他毅然选择淡出,原因再简单不过:要和妻子一起陪女儿到美国读高中。但是,因为他是公众人物,所以在头一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办法一下子脱开身。为了调整两边的工作,他不得不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从美国飞回中国,等国内的事情处理完...
  • 我是在大学毕业第二年夏天来海口的。因为年轻,因为憧憬浪漫的爱情,我爱上了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 相比之前找工作的周折,我在海口的工作还算比较顺利。在国贸一家房产公司做了半年策划宣传后,为了上班方便,我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从海甸...
  • 寒风凛冽地刮着,下了晚自习的我刚走出学校的大门,来到那十字交叉路口,便远远望见路灯下那个熟悉的身影。 灯光的照耀下,那个熟悉的身影好似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心酸了 风急促地摩擦我的脸颊,不给我愣神的机会。我激动地跑过去迎接那个熟悉的人是...
  • 小昭是个十岁的男孩。他爸爸是个做生意的,有一次,出去两年还没回来。但每过一段时间,小昭和妈妈就会收到爸爸从南方一座城市某条路的七十三号寄来的信。后来,小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过年也不回来?”妈妈说:“爸爸这两年的生意刚起步,肯定很忙,等忙完...
  • 那年,她和他一起读研。两人家里都不富裕,过得自然是比较清苦的生活。但是他总能给她一些小小的惊喜,比如亲手为她做一个头花,或是画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他是那种细心而体贴的男子。在相爱之后,她更感觉出这个男子的情感很细腻。 一起去吃饭时,他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