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腿月饼

    中秋节前一个月,昆明所有的点心铺子已经开始卖上月饼了。

    这天,云香糕点城老板松旺的母亲云珊罗把儿子叫到跟前:“儿啊,娘想吃云腿月饼。”

    松旺说:“没问题,咱店的云腿月饼已经上架了,我现在就去拿一块来。”

    云珊罗摇摇头说:“我想吃正宗的合香楼月饼。”

    松旺说:“咱做的就是正宗的,注册的是合香楼的商标。”

    云珊罗还是摇了摇头。

    松旺想,母亲是怎么啦,活了七十八岁,怎么今天突然想起来要吃合香楼的云腿月饼?

    为了遂母亲的心愿,松旺叫儿子骑上摩托车,把昆明所有点心店里卖的云腿月饼各买一块,如果老太太说哪家月饼正宗,也正好研究研究,改良自家的云腿月饼。

    几天后,松旺的儿子跑遍了大街小巷,把各家的云腿月饼“一网打尽”。云珊罗将买来的月饼各切一小块下来,碾碎,用放大镜仔细看其配料,再切下一小块认真地品尝,但没有一块月饼合她的心意。

    “怎么,都不对?”松旺问。云珊罗叹了口气:“旺儿,你不知道——”

    据传说,清代咸丰年间,舒兴阿到昆明任云南巡抚,从北京带来了两位专门为他制作膳食的满族大师傅——胡善、胡增贵父子。清朝政府被推翻后,流落街头的胡氏后人为了维持生计,就用宫廷手艺制作糕点,在街头摆摊卖饽饽点心,简易的包装纸上是三个桃红色的字:合香楼。

    有了本钱后,胡氏后人就开了家合香楼点心铺,几经波折,以昆明当地的云腿月饼为基础,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合香楼云腿月饼”。合香楼云腿月饼的配料非常考究,味道十分鲜美。每年他家的月饼一上市,铺子天天门庭若市,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经常有人早早来排队,到最后却买不到一块月饼。到了1947年中秋节的时候,合香楼甚至请警察来维持秩序。

    那时,云珊罗十八岁,是合香楼附近一家大户人家的丫环。有一次,她上街给太太买东西,回来时想抄近路,就拐进了一条偏僻小巷,不想遇到了流氓。云珊罗只得大声呼救,只见冲过来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几下就把流氓打跑了。

    惊魂甫定后,云珊罗问小伙子:“你是不是合香楼做糕点的师傅?”

    小伙子问:“你怎么知道?”

    云珊罗说:“因为你每拳出去都像是砸月饼。”

    小伙子呵呵一笑:“没错,我就是合香楼砸月饼的,天天砸,砸惯了,如果再砸几下,那小子就成肉饼了。”

    云珊罗被小伙子的话逗乐了,小伙子提出主动送她回去。一路上,两个年轻人聊个没完。小伙子告诉云珊罗他名叫龙潭,是合香楼的学徒。合香楼的胡师傅最喜欢他,想等龙潭出师之后就把云腿月饼的配方告诉他。

    原来,胡师傅终身未娶,便想把月饼的配方传给最喜欢的徒弟,并让其继承合香楼。

    因为云珊罗平时总去合香楼买点心,她和龙潭就更熟了。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心里都有点喜欢对方了。

    转眼,就到了1948年中秋节前夕,云珊罗从太太那儿接过钱,到合香楼去买月饼。到了一看,铺子前又是里三层外三层。她一个女孩子怎么好去挤啊,只好站在一旁等。可等了老半天,人一点儿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

    不把月饼买回去,没法交差,云珊罗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去挤。这时,身后过来几个流里流气的男人,在云珊罗身后动手动脚。云珊罗呵斥也不是,不呵斥也不是,只好红着脸儿从人堆里退出来,在旁边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儿。

    这时,又有伙计把新出炉的云腿月饼端了出来。那伙计看到云珊罗,打了一声招呼。云珊罗一看,是龙潭,就向他招招手,示意他出来。龙潭从旁边的侧门出来,云珊罗对他说:“你能不能帮我买一下月饼,人太多了,我等了半天也没买到。”说着就掏钱,这一下却发现钱不见了!

    云珊罗一惊,马上反应过来:一定是刚才在她身后蹭来蹭去的秃子给偷去了!云珊罗想找,但哪里还有秃子的影子。

    钱没了,怎么买月饼啊?云珊罗急得直哭。龙潭说:“不要紧,月饼你先拿去,账记到我身上。”说着把云珊罗要的月饼包好递给她。

    攒了两个多月,云珊罗才把月饼钱攒够。这天傍晚,她到合香楼去还钱,顺便买些太太喜欢吃的糕点。一进店,就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顶在她的背后,同时传来一声低喝:“不许动!”云珊罗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满脸杀气的黑衣大汉正拿手枪指着她,吓得她一下子瘫软在地。

    讲到这儿,老人的脸上出现了痛苦的神情,靠在躺椅上闭上双眼。松旺见状,轻手轻脚地出了母亲的房间。没想到,母亲的经历竟是如此曲折丰富。

    此后几天,松旺一直在想:母亲对其他点心铺子的云腿月饼都不满意,这说明龙潭及他的后人没有从事糕点业,那么,只要把龙家人找到,就有可能找到合香楼云腿月饼的配方!可人海茫茫,上哪儿去找?突然,松旺脑筋一转,有了个主意。

    云香糕点城跟省电视台某频道有广告业务往来,因此,松旺决定把今年的月饼广告做成一期访谈节目《云腿月饼》。云珊罗老人作为云香糕点城的创始人被邀参加节目,作为特约嘉宾讲述云腿月饼的历史,并且,还要寻找当年合香楼的师傅龙潭。这次节目使云珊罗老人再次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原来,云珊罗去还钱时遇到了特务。当时,特务得到情报,那天傍晚有个女地下党要到合香楼接头,便对合香楼进行布控。特务头目以为云珊罗就是前来接头的人,可当他把云珊罗拎到旁边的杂物室,掏出照片一看,才发现抓错了人。但云珊罗的美貌使他产生了邪念,他把前门一关,就欲图谋不轨,云珊罗只得拼命挣扎,大声呼救。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啪”的一声响,特务头目木桩一般倒在了地上。云珊罗定睛一看,只见跟前站着一脸冷峻的龙潭,手里拿着两片砸烂的饼模,再看那倒地的特务头目,脑浆都被砸出来了,浑身抽搐不已。

    “快走!”龙潭低声说,他把饼模一丢,蹲下去从特务头目的尸体上摸走手枪,之后拉着云珊罗的手从后门跑了出去。他俩跑出去没多久,四周就警笛声大作。

    两人专往漆黑的偏僻小巷跑,终于摆脱追捕。龙潭说:“珊罗你别怕,只是以后不要再到合香楼去。我犯了人命,昆明不能待了,今晚就走!”

    “你准备去哪里?”

    “坐小火车到河内去躲一躲!”

    “我跟你一起去!”云珊罗说,“你救了我两次,你是好人,我跟你一起走!”

    龙潭说:“两个人走太显眼,再说,我走得急,身上没带一分钱……”云珊罗这才想起她到合香楼是去还钱的,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交给龙潭。

    龙潭说:“珊罗,少则俩月,多则半年,等风头一过,我就回来,或者叫个朋友到昆明来接你!”

    云珊罗心细:“如果你叫朋友来,我怎么知道他是你叫来的?”龙潭想了想,就从身上掏出一张月饼包装纸,撕成两半,一半交给云珊罗:“我们一人拿一半。如果我叫朋友来接你,我就让他拿上我这半张纸,只要这两半纸能合到一起,你就跟他走!”

    跟龙潭分手后,云珊罗天天思念他,同时庆幸他当晚就离开了昆明,因为第二天全城就贴满了捉拿他的通缉令。合香楼的胡师傅也被抓入监狱,不久就病死在监狱里了。胡师傅死后,名噪一时的合香楼也倒闭了。

    几个月后,街上张贴的通缉令变得残破模糊了,龙潭没来接她;半年后,龙潭没来接她;一年后,龙潭还是没来接她。此时云南已经解放,云珊罗失望地回到了位于滇池边的老家。

    这就是母亲隐藏多年的故事了。松旺失望地想:看来那个知道配方的龙潭多半是客死他乡,配方也肯定失传了。这期电视节目一播出,反响不小,松旺家的云腿月饼在全城是卖得最好的。松旺脸上虽然高兴,但是心里却一直为自己没能拿到真正的配方而耿耿于怀。

    中秋节这天,云香糕点城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进门就说要找云珊罗老人。松旺问他是谁,汉子说:“我叫龙虎,是龙潭的儿子!”松旺十分高兴:“你是龙潭的儿子,你爹呢?”“他两年前就过世了。”龙虎说,“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那期节目,所以特地来替我爹看望一下云珊罗老人,了却他的一桩心愿。”

猜你喜欢
  • 催 债岳节是个农村中学教师,这几年他和老婆省吃俭用,家里攒下十万块闲钱存在银行。这天,岳节的老同学秦丁找到岳节,开门见山地说:老同学,听说你手里有十万块闲钱,我想借着用用。反正,你的钱闲着也是闲着,放在银行里也生不了多少利息,不如借给我用,...
  • 黄加祥让生意伙伴骗到倾家荡产的地步,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婆一气之下,与他离了婚,并带走了唯一的女儿,留下黄加祥一人对着空屋子发呆。一败涂地后他想东山再起,没有本钱那是痴心妄想,可人还要活下去吧,他只能求人托脸,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老板答应,让...
  • 1张凡是一个小偷,最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陶景很有钱。听了这个电话,还不等他问那人是谁,电话就挂了。他半信半疑,通过一段时间采探,终于探听到陶景是本市一位著名作家,据说,每月光稿费收入就有四五万。这让他垂涎三尺。他还发现,陶景一般白天睡觉,...
  • 重金订画京城天桥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不知何时起在拐角处多了一个画摊子,摊主书生打扮,画摊上挂了一个横幅,上书四个大字:过目不忘。这天书生又如常支起摊子,六月正午的阳光晒得他昏昏欲睡,突然有人哀嚎一声跪到他的面前。只见来人头上顶着麻布,腰上...
  • 张石是胜利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这天课间10分钟,好朋友万江对他说:许老师让你去找她。”许老师是他们的英语老师,她找自己有什么事呢?张石一边心里想着,一边快步走向办公室。许老师见到他,高兴地说:张石,找你来是有两件事,一是你已经被...
  • 王桂兰收到老公从上海寄回来的5万元,惊喜得心口突突突直跳,才半年多时间,他又没有啥技术,怎么能挣那么多钱?她禁不住激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邻居女人。不久,一条街道的人全都知道王桂兰的老公寄回那么多钱的消息。人们私下里议论开了:六个多月时间,一...
  • 法制报记者关风文,因随警方采访一起跨省解救被拐卖儿童案,大年二十九才坐上开往郑州的火车往家赶。关风文上了车,见对面坐着一对满脸沧桑的中年农村夫妇。他们脚边放着陈旧的被褥卷和破旧的旅行包,女人脸色蜡黄,神情憔悴,却像个孩子似的依偎在丈夫怀里,...
  • 一天,刘大伟开车进城办事,刚从车里钻出来,没想到一抬头竟意外遇见了李小涛。李小涛是大伟初中时的好朋友,当时两人还争相向班花牛秀琴偷递情书呢。今天难得遇见,可得好好聊聊。两人寒暄了几句,大伟就拉着小涛去了一家不错的酒店。老同学多年不见,甚是亲...
  • 听说玉灵山上发现了野人,我顿时精神一振:发财的机会来了!我怕被别人抢了先,不敢迟疑,马上租车到了那里。问了问附近的几个村民,你们见过野人吗?有的说见过,有的说没见过。说见过的就给我仔细描述野人长什么样,有的说头发长长的,有的说脸黑黑的,有的...
  • 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在茫茫人海中,怎就此二人成了夫妻呢?除了月老牵线,媒婆搭桥,归结还是二人有缘分。怎么见得?有诗为证:修得百世成夫妻,夫妻缘分心中知。为何茫茫人海中,君会独取一瓢喝。”谈到这个话题,是为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