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逊是谁

    陆逊这个白面书生,是关羽的克星,也是刘备的克星。他是刘关张的杀星。关羽的死,刘备的死,甚至张飞的死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当然,说克星有失公允。关羽和刘备的败,更多是败在自己的骄矜,自信心的膨胀,还败在他们不是帅才,只是将才。而且还是蹩脚的将才。

    缺少谋略的指挥家不是合格的军事家。如果仅仅缺少谋略还不可怕,至少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军师。如果缺乏谋略还骄傲自大,不听下属金玉良言,一意孤行,这叫作死。叫自作孽不可活。

    关羽太过自负。刚愎自用。

    他不把陆逊放在眼里,造就了日后的大败,大意失荆州。刘备如是,他丝毫没把陆逊放眼里,也造就了他的大败。火烧连营,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羞愤抱薨白帝城。

    书生,那时候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是个讲究出身,讲究名气,还是个拼爹,拼亲戚的时代。刘备人必称刘皇叔。如果不拼亲,不搬族谱,他就是个贩夫走卒,编席小儿。

    陆逊就赢在了自己的无名。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还能默默无闻,有时候就是种能力。

    能被孙权看中,收为女婿的陆逊,怎么说都不是平凡人。可他在火烧连营之前,做掉刘备之前。他就是个藉藉无名之辈,即使他在之前做掉了关羽。可那些功劳都记在了吕蒙的账上。

    能立大功,还不邀功,这就是做人和胸怀。但这里,都不是。

    陆逊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有时候淡泊名利是为了更大的名利。有时候默默无闻是为了更大的名声。这些蝇头小利,陆逊不看在眼里。你们谁爱谁拿去。

    陆逊这盘棋下对了。正因为无名,骄了关羽的兵,长了他的志。让他自信心一下膨胀。

    要想你亡,先让你狂。

    关羽被陆逊的极尽谦卑,极尽阿谀奉承的词藻所迷惑,心情大好,这迷魂汤和马屁,拍得关羽忘乎所以,天下老子第一。甚至把陆逊写的书信给大家展示,一一过目。就此把靠近吴国的防军撤了很多,也就此打开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

    荆州,蜀国成也荆州,败也荆州。

    关羽如是,刘备如是。诸葛亮也如是。从荆州出发,刘备是为了开疆拓土。走得浩浩荡荡。诸葛亮是为了救刘备水火,可以说是匆匆点兵上路。而关羽最狼狈,确切的说,他是在前方得知大本营丢失的消息,可是前路,甚至后路被吴魏联军无情的切断。他不得不杀开一条血路,开始了逃亡之旅。

    事实上,刘备和诸葛亮基本把荆州的精兵强将都带走了,两次出兵把荆州的家当都快掏空了,剩下的只有关云长,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关云长。

    荆州本来就被吴魏南北合围。诸葛亮在的时候,有关羽,张飞,赵云拱卫。随便拿一个出手,就威风八面,不可一世。更何况三个在一起守卫荆州。凤雏庞统意外惨死落凤坡,诸葛军师奉命入川解刘备的围。于是又大肆调兵遣将,于是荆州成了关云长一个人的荆州。

    若曹操来犯,将军当如何用兵?以力拒之。若孙权一起进攻,将军又如何?分兵拒之。若如此,荆州危矣。

    诸葛亮本来不想让关云长担当大任,但试问除了他还有谁可堪此任?只能留下八个大字:南和孙权,北拒曹操。

    关将军,你好自为之。荆州,你好自为之。

    摇摇青浦扇,诸葛亮上路了,前方,主公有难。赵云陪军师走水路,张飞走旱路。自此兄弟离别,天各一方,自此永诀。

    刚开始,关云长很是潇洒快活。大哥不在,狗头军师走了,我已经不当老大好多年了。

    当老大就是舒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是好景不长。刘备在成都自立汉中王。有人看不下去了。确切的说是曹操看不下去了。编席小儿,你在成都,我搞不了你,我可以搞你荆州的兄弟。

    看不下去的曹操拉拢孙权,邀请他一起去荆州耍耍。耍你妹。孙权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云长谁惹谁倒霉。这不,你家曹仁刚吃了大亏,樊城大败。而后,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关云长威震华夏,自以为天下无敌。

    乖乖隆地咚。曹操都要迁都避其锋芒了。

    这一刻,连诸葛亮都被他迷惑了。

    关将军果然天神下凡。英名神武。

    曹操,不是你无能,而是关羽太强悍了。牛人,三国绝无仅有的牛人。思前想后,孙权还是想跟关羽好。第一个手段就是想和他联姻。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千金。可是关云长不知好歹,断然拒绝。一句话抹了孙权的面子。把英明神武的孙权比做臭狗狗。那一刻,诸葛军师的八个大字早被关云长丢到爪哇岛,甚至更远的九霄云外去了。

    孙权的脸都歪了,都是关羽气的。本来还有进一步的睦邻友好,还有更多的一揽子好处,都被你关羽丢到长江去了。

    也罢,也罢,也罢!

    撕下脸就是伤和气。既然伤了和气,就不要怪我无情了。给你脸你还不要脸。

    孙权撕下了伪善的皮囊。

    吕蒙,你上。

    主公,你是哪里看我不顺眼了吗?这不是明摆着让我去送死的节奏。

    主公你太抬爱我吕蒙了吧?那一刻,他想起那个还在荆州大牢的于禁。

    曹仁樊城大败,曹操派遣不知死活的于禁去解围,结果,水淹七军,结果身陷牢笼……

    想想后脊背一直发凉,好冷好冷,那是从地狱升腾上来的冷气……

    抗命是死,遵命也是死,横竖都是死。我病了还不行吗?

    看不到关羽破绽的吕蒙第二天就托病不起。这下孙权更是郁郁寡欢,愁眉不展。

    主公,且慢。陆逊毛遂自荐了。他有良方可治吕蒙心病。保管药到病除。

    见过吕蒙,陆逊确实暂时治好了吕蒙的心病。吕蒙继续装病,举贤让位陆逊,接替他把守陆口。

    看着连毛都还没长全,乳臭未干的女婿陆逊,孙权动摇了。我的乖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既然你和吕蒙再三坚持,貌似胸有成竹。只能姑且一试,千万别把自己折腾进去了,让孤的女儿守寡。

    于是,书生陆逊走上台前,他站在了陆口,指挥若定。站在曾经属于吕蒙的陆口。对面是不可一世的关羽。于是关羽死期不远。于是张飞,刘备死期不远……

    确实,他极尽谦卑,甚至极尽阿谀奉承的口吻很对关羽的胃口。关羽的命门被他找到了。

    于是吕蒙白衣过江,沿途烽火不举,很容易摸进了荆州城门,很容易就缴了荆州兵的械。失去的荆州终于回到孙吴的手心,这一次孙权决定攒在自己手心,谁要都不给。

    关羽大意失了荆州,就此迷失了自己。也就此葬送了自己性命。

    陆逊继续低调着他的低调,功劳簿上记着的都是吕蒙的名字。可那又如何!

    吕蒙借着陆逊的计谋打败了关羽,也把自己打败了。

    关羽身后,庆功宴上,吕蒙迷失心智,也许操劳过度,也许过于兴奋,反正关羽歇菜了,他的戏份也结束了。

    吕蒙死了。吴国还轮不到陆逊当家做主。因为他无名,因为他决定隐藏了自己。

    吴国大都督,周瑜而后鲁肃,鲁肃而后吕蒙,吕蒙而后是谁?孙权给了父亲孙坚遗老韩当。

    韩当是谁?周瑜当权都不服的众老将之一。到了生命后期更是老而弥坚。愈加强悍。

    不过属于陆逊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韩当,甘宁,徐盛等一干老将终究将沦为他的配角,甚至背景。因为,蜀主刘备和他的七十万大军来了。

    只能说历史选择了陆逊,即使你掩藏得再深,再无名。

    陆逊,属于你的大时代来了,属于你的大舞台马上要开场了。尽管来的有点迟缓,有点苦涩。

    来吧,陆逊。

    放开刘皇叔,让我来!

    这一刻,我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

猜你喜欢
  • 一双鞋子,应该是两只鞋的形状相同,穿起来才得体。美国的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就曾经有一双一只圆头、一只方头的鞋子。那天,他去一家鞋店订做一双鞋,鞋匠看了看里根就问他,你想要做圆头的鞋还是方头的鞋?里根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子的鞋,也就无从回答,...
  •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领袖。由于才能出众,再加上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功绩,因此被清朝政府所看重,而当时有一句俗话就反映左宗棠在清朝政府的地位之高:“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加之天生个性倔强,左宗棠很...
  • 1947年,周汝昌的命运被一只装着书的篮子所改变。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周汝昌,那年秋天来到燕京大学图书馆,他想借阅的是敦敏所著《懋斋诗钞》。查找了书柜里的卡片,显示馆中藏有此书。馆员把他填好的书单放到篮子里,传至楼上书库。当篮子传下来时,《懋斋...
  • 在妻子的鼓励以及有责任服务社会的家族信念的指引下,米特·罗姆尼在46岁时决定跟随父亲的步伐投身政治。1994年,他向美国政界最有传奇性的名人之一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特德·肯尼迪,发起竞选挑战。米特的父亲当时不以为然,劝说他等6个月后再参选。“我...
  • 米特·罗姆尼今天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身材结实硬朗、头发乌黑整洁、相貌无可挑剔的总统候选人。但是在克兰中学,他却是一个典型的笨拙、瘦高的青春期男孩。罗姆尼中学时期的朋友吉姆·贝利回忆说,罗姆尼在一班同学中并不是精英里的精英不是表现最好的,也不是...
  • 本科毕业后,奥巴马曾就职于高薪的华尔街咨询公司,俨然成了标准意义上的精英。然而,一种内在的使命感让他放弃了这条人生道路,决定到芝加哥最贫困的黑人社区服务。1985年,一个民权组织雇用奥巴马为社区组织者,年薪只有1.3万美元。没想到他在这个职...
  • 在奥巴马奋起反抗心中的自卑感和堕落冲动前,他经历过一段“街头混混”生涯。奥巴马对自己这段不光彩的经历毫不讳言。他曾经回忆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青年时代的他抽大麻,也用...
  • 奥巴马是个黑白混血儿。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他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奥巴马的父亲生于非洲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一个牧民家庭,属于该国第三大民族卢奥族。后...
  • 巴金常说自己是“五四的儿子”。《新青年》是他最热爱的刊物。少年巴金曾怀着一颗战栗求助的心写信给《新青年》的编者陈独秀,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写信。最终,他没能等来回信,这是他少年时的一个挫折。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 曾经巴金受邀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广为流传,据称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的王海龙从纽约致信作家赵本夫,称该团2007年4月10日起草并通过了致巴金的邀请及致敬信,恳请他接受邀请,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巴金家人近日却告诉记者,巴金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