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的“爱情”

    小孩子们的爱恨有着自己的标准,把纯净的友情当爱情去玩味,挺有趣,挺真实。

    大女儿青青今年8岁,已经开始学着独立思考问题了。虽然藏不住自己心里的秘密,但是她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

    一天,她凝思了半晌,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妈妈,什么是爱情?”

    我顿时心跳一百下,心想:必须小心谨慎地回答女儿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她那小脑壳里不知装了多少古怪而又大胆的问题,常常是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亮出来,容不得我有一丝含糊。

    “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十分重要!妈妈!”那饱含渴求的目光,像求解一道难题一样迫切,让我无法回避。

    “爱情是成年人的故事,你长大了就会知道。”我想敷衍过去算了。

    青青嘴噘得老高,眼里闪着气愤,“怎么回事呀!一向你提问题你就不好好回答。总说等我长大就明白了。到底有多少问题需要长大才能明白?”

    “数不清,好多好多!”对她穷追猛打似的拷问我有些吃不住劲,回答就干脆了些。

    “不行!今天我管不了许多,我就想知道什么是爱情,如果你不懂什么是爱情,我就去问爸爸。”好像她爸爸是爱情专家。

    青青是用激将法将我军,气得我要发疯,但冷静还是占了上风。我明白,大人在孩子们面前躲闪会令孩子反感,易形成沟通障碍。生活中的一切话题,对孩子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他们渴望了解,拒绝回答或闪烁其词就等于拒绝交流,那是很危险的。“告诉你也行,但有个条件,你必须告诉我为什么要了解这个问题。”

    “行了行了,你真是个麻烦的老妈!我答应你。”

    我思谋良久,开始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讲“爱情”:“小男孩、小女孩变成了小伙子、大姑娘的时候,他们彼此想念和喜欢,愿意为对方做一切事情,那种感觉就是爱情。就像爸爸和妈妈相爱了,然后组成一个家庭,你就是我们爱情的产物。”

    我相信我的回答既浅显又高深,青青故作深思状,晃着小脑袋瓜,似懂非懂,但从她那灿烂的笑脸上,我看到了满意的神情。“哇噻!爱情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东西没什么稀奇的,电视里天天演,我都看腻了!”

    “你怎么回事呀!既然知道了为啥还来问我?”

    “我的好妈妈,你别生气。”她又开始对我甜言蜜语,“我不是对这个问题吃不准么。”

    “这回你吃准了吧,该告诉我为什么要研究爱情问题了吧?”此时,我胆战心惊地对这个小东西反戈一击,生怕“爱情”两字与她产生什么瓜葛。瞬时,她不吱声了,眸子里流出神秘的光彩,小脸憋得通红。“妈妈,可以不说吗?”她哀求道。

    “不可以,这是你答应我的交换条件。”

    她嚅嗫许久,一双大眼睛扑闪个不停,“妈妈,小男孩和小女孩就不能发生爱情故事吗?”

    “不行!”我的眼睛瞪得像牛眼,我已预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爱情,是一种责任,需要彼此付出来维护,小孩子的肩膀太嫩了,承受不了爱情的重量。爱情就像一辆大马车,让小马去拉那能拉得动吗?”

    “妈妈,你错啦!”她振振有词地说,“大马车是大人的爱情,小马车才是孩子的爱情,各拉各的不就拉动了么!”

    “小东西,你究竟要说什么?”我多少有些沉不住气了,这话题大人谈起来都很沉重,这孩子咋就轻描淡写地给化解了呢?

    “妈妈,我也有爱情了!”青青表情严肃地对我说。

    “你说什么?”我怕自己听错了。

    “喂,亲爱的妈妈,我有爱情了,你紧张什么?”

    “小不点儿!请把你的爱情跟妈妈说清楚!”

    她的脸上涌现出淡淡的桃红,明亮的眼睛稍稍有些迷离,像个浮想联翩的小智者。她给我讲了一个小女孩的“爱情故事”。

    五月初,她们全班同学到市郊水库春游。这是孩子们上小学后第一次郊游活动,一个个都开心极了。青青在班里算是小矮个,处处都受照顾,她的同桌是个高个子的男孩,叫小明,对她表现得非常友善。过小溪时,他背着青青,爬山时,还拉着青青。一条小蛇爬进了青青的书包里,连老师都吓得束手无策,小明却显示出了气魄,找了根小木棒把小蛇吓跑了。当时,全班同学像崇拜王子似的敬佩小明,都愿与他做好朋友。青青说:“他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什么危险都不怕,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我小心翼翼地纠正道,“这是同学间的真挚友情,是互帮互助。”

    “不对,不对!他怎么不去热心帮助别人呢?”

    这倒是奇怪了,小男孩对小女孩关心过头了,或许应该有点什么原因吧?小孩子的爱情问题弄得我口干舌燥,心绪不宁。

    不久,青青突然在一个周日的早上失踪了。她神秘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到同学家去玩了,但天黑仍未回家。我们夫妇俩急得火上房,无奈只好去找她的班主任。我们一家一家地去找她,最后,终于在小明家找到了正帮小明妈妈擦澡的她。原来小明的妈妈患了严重的肾病,卧床不起,他爸爸又出差了。青青知道后,自告奮勇来到小明家帮忙干家务。洗衣服、擦地板、做饭、洗头、搓澡,像个小大人一样,做得井井有条。是什么使青青变得这般勤劳能干?要知道,在家里她绝对是只小懒猫,干一点活儿也要跟我讨价还价。难道这是爱情的力量吗?

    回家的路上,我和丈夫悄悄耳语,她却听了个真切明白,不屑一顾,洋洋自得地说:“是爱情又怎样?”

    丈夫故作惊讶:“小东西,你知道什么是爱情?”

    青青连想都没想:“爱情就是为你喜欢的人做一切事情。”

    “经典。”丈夫赞叹地点点头。

    我问丈夫该怎样去对待这个小大人的“爱情”,丈夫畅快地笑了起来,大声说:“小孩子的爱情多么纯真,多么美啊,一点杂质都没有,你紧张什么,任由他们去吧!”

    我真是看不透他们父女了,一个板凳高的人儿居然谈起爱情来了,这个当爸爸的却很大度,竟然视而不见。

    有一天晚饭后,青青依偎在我的怀里,问:“妈妈,你和爸爸还谈爱情吗?”

    她还没有忘了爱情这个字眼呢,我也不敢怠慢她的爱情问题了,说:“我与你爸爸不在纸上谈爱情了,而是在爱情的基础上做好夫妻,时时处处都为这个家庭着想,毫无怨言地去付出。”

    “唉!”青青竟然像个阅尽沧桑的老者,长叹了口气说,“还是大人的爱情好。”

    “为什么?”从话里听出来,她对爱情有些厌倦,我暗暗欣喜。“大人的爱情可以不看考试成绩,而我们小孩子的爱情必须要看考试成绩。”

    “爱情跟考试成绩有什么关系?”我故作不解。

    “你愿意和一个考试成绩很差的孩子谈爱情吗?”

    “我不愿意,但我们可以帮助他提高成绩。”

    “我试过了,没用。”她无奈地挥挥小手,“妈妈,爱情真累,我不想和小明谈爱情了。他成绩不好,还连累我陪他哭鼻子,多没劲呀!”

    “那以后怎么办?”

    “我和小明吹了,让爱情见鬼去吧!”

    大女儿青青的一场“爱情”就这样完结了。小孩子们的爱恨有着自己的标准,把纯净的友情当爱情去玩味,让你笑得喷饭之后,不禁伏案沉思。

    小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挺有趣,挺真实。

猜你喜欢
  • 住持力排众议,选择慧能去取经。可众僧认为慧能无法完成任务,力劝住持换人。一天,寺庙被山贼围攻,众人力战保寺,住持悄悄派慧远下山去报信。下山之路崎岖艰险,可令人想不到的是,慧远却很轻松地搬来了救兵,这让众僧对他刮目相看,都说慧远平时不显山不露...
  • 像我太太这样的女人,我爱。再往下我说的所有话,都是因爱之名,为爱而生。我太太与我相识相恋至今整整20年,这20年里,我们几乎没有过真正的矛盾与吵闹,过得算是平淡寻常,波澜不惊。我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9岁半,小女儿20个月。她们姐妹长得不太像...
  • 一个女人的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时,男人也会迟疑是否要一直为她的欲望埋单。钻石王老五想结婚了半年前,新家装修快完工时,Y先生说:“等你和你老公入住时,一定记得要邀请我和我女友过来暖居哦。”看着春风得意的他,我知道来暖居是假,让我们见见他女友才是真...
  • 厨房冷冷清清,日子就冷冷清清;厨房进进出出、热气腾腾,日子也就热气腾腾。日子过好了,婚姻也就好了。我有个习惯,去陌生地方,爱去当地的乡野转悠。我喜欢站在高处,远眺那些有烟囱的农舍。遇上饭点,袅袅炊烟升腾,弥漫开,和云朵融合在一起,再飘过参天...
  • 爱情枝叶悄然生长1933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的费孝通,考入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跟随俄籍教授史禄国学习体质人类学。一次聚会上,费孝通结识了高鼻深目、有着古典气质的王同惠。她比他低两届,也是吴文藻的学生。他们常常就人口问题展开辩论,被...
  • 周末,闺蜜琳和她老公大赵自驾来西安玩。说好在我家吃午饭,可一进门,琳说太累,必须先小睡一会。看到琳疲惫的样子,我非常不理解。她老公开车,她一路睡过来有什么好累的?大赵的答案却让我笑喷,原来琳虽不会开车,但大赵一个人开车她不放心,一路像侦察兵...
  • 一个女读者找我倾诉,她说自己有两套房产,现在考虑结婚了,想跟男友签婚前协议,又怕被人说现实,更怕男友认为自己绝情。事实上,此前就有女读者咨询过同样的问题。那名女读者收入是男友的数倍,想签协议明确婚前财产,以免日后产生纠纷。当时评论区就骂炸了...
  • 几年前,我和朋友谈论各自的理想,她说想拥有一个带露台的房子,因为她的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说晒太阳都要下楼,种菜的地方也没有,她便想着,要是拥有一个有露台的房子,母亲就可以肆意地晒太阳,还可以在露台上种菜种花。看她憧憬在美好的生活里,我也说出...
  • 1月7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我上了车就斜靠着椅背,准备休息看书。车快要启动时,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7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声惊扰,回头张望。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耳边,是粗哑...
  • 他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煤矿老板,母亲是全职太太,有一个好学上进的姐姐,而他则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15岁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父亲患上重病,每天的住院费高达一千多元,家中的积蓄日日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