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白带增多、白带异味偏方

    【辨证】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方名】血竭瓜蒌汤。
    【组成】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田忠智方。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取一个长把铁勺,倒上50克香油,在火上烧热,起烟后放入七八粒绿豆,再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直到绿豆挂上黄色为止,待凉后服用。服用时,要先嚼碎绿豆,再与烧过的香油一同吃下。一般咳嗽一次即可痊愈,稍重的可再服一次。温馨提示:为您提供最新偏方咨询,想...
  •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症见喘息气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水鸡声,咯痰色白清稀,或多...
  • 气喘是一种影响支气管功能的长期过敏症状。发作时支气管的肌肉组织突然收缩,挤压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而令患者有窒息的感觉。过敏、遗传及情绪压力都是造成气喘的原因,然而许多营养素皆对之有显著的疗效。MVP,上、下午各1次;维生素C1000mg,每...
  • 据报道,随着医学的进步,有关哮喘病的防治已有了大的进展,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制订了国际性的哮喘病治疗方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但是,有关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此种情况,我国许多医学家在汲取数...
  • 哮喘本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系疾患。此病以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往往迁延难愈。病程越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则越大。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方一]罗汉果半个,柿...
  • 中医认为哮喘病的发生在于本虚、宿痰内伏于肺。肺有虚;在受到外因感染,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劳倦伤身等因素时,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出现一系列哮喘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哮喘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出现不同证型,因此治疗也异。发作期:寒哮表现为呼...
  •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辨证方]寒证张仲景: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13枚(一法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6克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25克)上9味,以水3600毫升,先煮麻...
  •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辨证方]实证傅再希:余临证遇哮证,自拟一方,每获良效。药用:麻黄、小牙皂(炙,去皮弦)、川朴、陈皮各6克,白芥子(炒,研)、姜半夏、茯苓各9克,细辛、甘草各3克,生姜3片,红枣3枚。如系热邪诱发,兼见口...
  •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通治方]陈泽霖:先父陈耀堂认为哮喘发作时,呼长吸短,乃肾气不足,吸人之气不能归肾所致,治宜标本兼顾。有一通用方:蜜炙麻黄9克光杏仁9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6克五味子3克干姜3克旋覆花9克(包)生甘草3克...
  •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辨证方]虚证王文鼎:但见脉上部浮数,下部两尺沉细,为上盛下虚,以下虚为主,治宜大补肺气,纳气归肾,予全真一气汤衍化方:人参30~60克(或潞党参60~90克),熟地30克,山萸肉12克,麦冬15克,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