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
1、正是在人言而由衷,诚实不欺的本义上,“信”作为一个道德行为受到儒家的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高度重视。
2、儒家强调精英的作用,什么“唯上智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还比如说,儒家明明不信鬼神,偏偏要“祭神如神在”,装那个样子给谁看,这跟明知道河里没鱼还要撒网有什么区别。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立己达己的基础,成就立人达人的归宿,体现着内圣而外王的最高儒家理想。
5、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家中富有原创性与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6、“古琴既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影响,又讲究道家的顺应自然、清微淡远。
7、放生习俗的形成,既有佛教戒杀护生的思想根源,同时亦受到儒家好生思想的推动。
8、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
9、儒家强调社会等级,承认礼节,严格规定举哀期,甚至棺材板的厚度;而道家是乡村哲学,主张返归自然,遁世绝俗,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身养性,抛开俗念。
10、直到现在,中国文化遗产中,仍旧受到世界拥戴和引起兴趣的有两方面:艺术和儒家思想。
11、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亡国之音。
12、儒家致力于维护人与人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向往“致中和”、“外内和顺”、“群居和一”、“咸和万民”的境界。
13、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14、在儒家统治的世俗社会这些剩男剩女不入流,但北宋的林逋把这个世界的逼格提升了好几千米。
15、“礼之用,和为贵”,经儒家倡导,目前“和”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治理和生活的各方面。
16、儒家的知识最终没有形成属于生命的,就是因为儒家还有“卖弄”的痕迹,老子批判儒家“骄气多欲,浮词淫志,”儒家的知识真是这样的。
17、先秦儒家关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本思想.
18、“文革”时期搞“评法批儒”,把法家树立为儒家的死对头。
19、理性与非理性,既不能落入儒家传统的理驭情的旧范式,又不能采用以非理性取代理性的非理性主义的观点。
20、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21、东汉著名学者荀悦深受儒家经学濡染,同时也多得道家思想之沾溉。
22、对内善待百姓,对外却要凶狠一些,礼仪之道仅限我炎黄子孙,对外族且不可以儒家思想对待,所谓养虎遗患。
23、5.12“吾要爱”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24、儒家荣辱观以追求成仁取义为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国家民族利益的至上性。
25、个人经历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唐君毅、杜维明对儒家文化的心态有较大差别。
26、托马斯?阿奎纳提出的有机社会和美德需求的概念,与儒家伦理的某些方面不谋而合。
27、儒家的忠君思想,演化为日本人爱国、爱企业的风气。
28、燕丹巨子多礼了,儒家这次托墨家所救,这本该是我分内之事。
29、当农家以“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这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佛家以“善哉、善哉”这种最直接方式抒发出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儒家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书写出他们心中的感激时,我们内心不由得为之一震,并深刻反思,我们尘封已久的感恩有心何时才能焕发它的光彩?
30、虽然孔千行出自孔家,但他也是儒家的家主、一个门派的领袖,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姓氏之分、门户之见。
31、但是在一个崇尚儒家文化并且强调社会等级的社会里,校长拥有副部级头衔是一所大学重要地位的标志。
32、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
33、王船山在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坚持儒家伦理思想与“诗教”原则及其独特的“神韵”观。
34、事实上,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主脉的儒家文化,在前期创造社作家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35、安重诲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任冯道等为大学士,宣讲儒家经书,他听得很有兴趣。
36、其思想源于儒家,也源于道家、道教,是儒道融合于一体的产物.
37、让贤在儒家学说里也不是不倡导,孔融知道自己才德寡薄,理应效仿先贤。
38、中国是瓷、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它汲取了儒家、道家、佛教的精髓,中国的吉州天目与饮茶结合,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39、霜降由天来管理,人间温度看人情。自然景象有规律,传递人间有感情。天降大任出难题,难阻民生二条腿。不惧风寒为家庭,儒家思想了不起。
40、从“天人合一”、“体用一源”到“智的直觉”,是儒家思想能与时俱进而脱胎换骨的生机所在,也是贯穿儒家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和思维方式。
41、受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影响,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江南古典园林艺术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42、碧眼狐狸是撕裂男权社会的恶魔,俞秀莲是恪守传统、压抑欲望的儒家女性,她们是玉娇龙身为官小姐与追求江湖梦的镜子两面。
43、跟强大的敌对势力谈儒家思想无异于宋襄之仁。
44、刘完素这里所言,似乎还不是说他乃医中亚圣,而是他特别推崇仲景之书,乃医家经典,医家虽无法与儒家至圣等量齐观,但亦可权称为亚圣。
45、墨子是实用主义者,老庄是浪漫主义者,儒家是把现实和理想妥协到一起的典范。可是真要把现实和理想妥协到一起委实不易。
46、一旦后辈听任怯懦,随人俯仰,甚至到固步自封地步,可灭也’原来就是说的他们儒家!
47、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48、儒家特别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强调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的恩德是一样的。
49、我们中国人以儒家为基础,作为生命的基础,我们中国人要讲仁义礼智信。
50、石勒的太子石弘,从小跟汉人学习儒家的典籍,是一个性格柔懦的文学青年。
51、道、佛相争,儒家独霸,三门互不相让,都有吞九州天地之心,李十一为求武道,以杀立威,道佛儒皆可杀,杀一切阻挠之人。
52、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
53、在岑参诗歌创作中,从作品的内容到风格表现出儒家的许多优秀传统,如国家民族至上、积极进取精神等。
54、孔子与孟子齐名,同为我国儒家的代表人物。
55、他引用南怀瑾的话说,儒家是粮食店,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有病找它;佛家是百货公司,万类纷陈,各归其所。
56、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压抑和贬斥。
57、这是一个儒道成圣的故事,儒家教化万民,道家替天行道,此时佛教大兴、道教赢弱、百家艰难、十国相争,巫妖虎视眈眈,蛮族屠城作乱。
58、儒家本来就缺少神化的传统,至圣先师孔子始终只有人格,不具备神格,阴阳五行一类的宇宙观是汉儒后来附益上去的,比较容易解构。
59、大学时期有一位东方文明史的教授,他使我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的丰富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使我萌生了一个不可名状的"中国梦"。
60、殷实的家庭,丰裕的生活,使他们能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群书,熟知儒家经典。
61、自古以来,中国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追求感情与理性调和。
62、他博学多才,既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儒家学者,又是多才多艺的文士,于辞章、数术、天文、音乐、史学、文学无一不通。
63、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64、我并不否认儒家文化在晋商和徽商成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我并不认同这种文化决定论。
65、孔子作为儒家的至圣与先师,他在治学、为政、做人、交友等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
66、通电中振振有辞的都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为根据的理论。
67、衢州县学与其他地方不同,毕竟是南孔圣地,儒家文化盛行,读书人的竞争也激励。
68、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看。
69、根据儒家思想,这个国家拥有一套既适用于天下又经久不衰的普世价值观,不过其认为没有必要将这套价值观传播到番邦。
70、谏诤是一项综合了诸种文化因素的政治实践,儒家对唐代文人谏臣意识的形成及其谏诤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71、而当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其价值和尊严是来自于人的道德表现时,则无道德能力的人类道德受动者是否仍享有人性尊严的保障,也将藉由儒家的仁心或不忍人之心来予以证成。
72、这些汉儒也不是抱残守缺的人物,如陆贾取法家的中央集权制度,贾谊强调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无为思想治国,用儒家思想统摄其他各家,最后自成一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极富针对性。
73、过去儒家认为知识分子责任重大,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其实在公共媒体出现之前,在缺乏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之前,只是自我膨胀式的意淫而已。
74、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75、“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76、孔子与孟子之所以如此反感乡愿,是因为儒家强调的“为士之道”,张扬的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而不是委曲求全的“妾妇之道”。
77、社会上层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儒家思想理论的忽略,重武轻文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意识。
78、儒家向来重“礼”,强调“不知礼,无以立”“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79、建构现代儒商必须在吸取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基础上,从理论架构上提出“德、智、情”三位一体的儒商人格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80、中国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全是儒家官吏的保守思想作祟,这种保守思想到了明代因对蒙古人过去强加给他们的变化的憎恨而愈益严重。在这种“复旧”的气氛中,整个上层官吏关心的是维持和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在向海外扩张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保罗·肯尼迪
81、学派、埃利亚学派、犬儒学派;而儒家学派、黄老学派、法家学派、墨家学派、稷下学派等,则是春秋战国时代学派鼎盛的表现,百家之中几乎每家就是一个学派。
82、一提到古代民本主义,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儒家联系起来。
83、岳不群有心传浩然正气功给陆大有,这套内功是他练紫霞之前所练的,不光可以修炼内功,更可以养育胸中儒家的浩然之气。
84、但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欣赏的是杜甫身上亲切、自然的一面,而对其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则略为不屑。
85、无论是哪股大潮,都没有以儒家文明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安身之地。
86、到了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开始改变传教方式,借中国传统的儒家外衣来宣传他的上帝创世教义,慢慢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信仰,并渐渐站住脚跟。
87、中国儒家传统所讲的“仁”、“理”其最高的依据乃是“天命”或“天理”,它类似于西方现代宗教学中所言的“终极实在”。
88、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佛家极乐世界的理想,和平思想可以减少杀戮。
89、在中国古籍图书的发展史上,儒家经书成为格外醒目的一类.
90、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91、李泽厚通过对现代新儒家的解读,指出其核心之误是以道德代政治,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
92、晋味源秉承山西晋商儒家传统文化,倡导“忠义信智仁勇”,以儒家的“诚信”为经营理念;以“厚道待人、厚道经营”为企业的经营宗旨、诚信待客。
93、关帝庙建筑是一种祭祀性建筑,它带有明显的宗教礼制性色彩,符合儒家提倡的纲常伦理思想。
94、反观中国儒家法往往是治国安民,注重调整社会的稳定,不具有革命性和斗争性。
95、所谓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怎样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订的法律里的问题。
96、古往今来,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不知凡几,但一般不能称为儒者或儒家。
97、同时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循吏传播儒家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条件.
98、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知道或者明白,儒家学说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众,实行仁政。
99、儒家之所以将夏商周三代之治作为后世效法的王道典范,颂扬备至,就因为三代是“至德之世”。
100、两人慢步来到拥挤的棋院之中,此时儒家众弟子看见张良要和人奕棋,都纷纷停手围绕着大厅观看起来。
1、正是在人言而由衷,诚实不欺的本义上,“信”作为一个道德行为受到儒家的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高度重视。
2、儒家强调精英的作用,什么“唯上智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还比如说,儒家明明不信鬼神,偏偏要“祭神如神在”,装那个样子给谁看,这跟明知道河里没鱼还要撒网有什么区别。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立己达己的基础,成就立人达人的归宿,体现着内圣而外王的最高儒家理想。
5、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家中富有原创性与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6、“古琴既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影响,又讲究道家的顺应自然、清微淡远。
7、放生习俗的形成,既有佛教戒杀护生的思想根源,同时亦受到儒家好生思想的推动。
8、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
9、儒家强调社会等级,承认礼节,严格规定举哀期,甚至棺材板的厚度;而道家是乡村哲学,主张返归自然,遁世绝俗,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身养性,抛开俗念。
10、直到现在,中国文化遗产中,仍旧受到世界拥戴和引起兴趣的有两方面:艺术和儒家思想。
11、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亡国之音。
12、儒家致力于维护人与人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向往“致中和”、“外内和顺”、“群居和一”、“咸和万民”的境界。
13、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14、在儒家统治的世俗社会这些剩男剩女不入流,但北宋的林逋把这个世界的逼格提升了好几千米。
15、“礼之用,和为贵”,经儒家倡导,目前“和”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治理和生活的各方面。
16、儒家的知识最终没有形成属于生命的,就是因为儒家还有“卖弄”的痕迹,老子批判儒家“骄气多欲,浮词淫志,”儒家的知识真是这样的。
17、先秦儒家关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本思想.
18、“文革”时期搞“评法批儒”,把法家树立为儒家的死对头。
19、理性与非理性,既不能落入儒家传统的理驭情的旧范式,又不能采用以非理性取代理性的非理性主义的观点。
20、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21、东汉著名学者荀悦深受儒家经学濡染,同时也多得道家思想之沾溉。
22、对内善待百姓,对外却要凶狠一些,礼仪之道仅限我炎黄子孙,对外族且不可以儒家思想对待,所谓养虎遗患。
23、5.12“吾要爱”日,愿你恪守儒家仁爱之根本;遵循墨家兼爱之道义,继承道家博爱之美德,宏扬中华大爱之精神,爱爹娘、爱妻儿、爱朋友、爱天下人。
24、儒家荣辱观以追求成仁取义为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国家民族利益的至上性。
25、个人经历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唐君毅、杜维明对儒家文化的心态有较大差别。
26、托马斯?阿奎纳提出的有机社会和美德需求的概念,与儒家伦理的某些方面不谋而合。
27、儒家的忠君思想,演化为日本人爱国、爱企业的风气。
28、燕丹巨子多礼了,儒家这次托墨家所救,这本该是我分内之事。
29、当农家以“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这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佛家以“善哉、善哉”这种最直接方式抒发出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儒家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书写出他们心中的感激时,我们内心不由得为之一震,并深刻反思,我们尘封已久的感恩有心何时才能焕发它的光彩?
30、虽然孔千行出自孔家,但他也是儒家的家主、一个门派的领袖,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姓氏之分、门户之见。
31、但是在一个崇尚儒家文化并且强调社会等级的社会里,校长拥有副部级头衔是一所大学重要地位的标志。
32、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
33、王船山在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坚持儒家伦理思想与“诗教”原则及其独特的“神韵”观。
34、事实上,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主脉的儒家文化,在前期创造社作家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35、安重诲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任冯道等为大学士,宣讲儒家经书,他听得很有兴趣。
36、其思想源于儒家,也源于道家、道教,是儒道融合于一体的产物.
37、让贤在儒家学说里也不是不倡导,孔融知道自己才德寡薄,理应效仿先贤。
38、中国是瓷、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它汲取了儒家、道家、佛教的精髓,中国的吉州天目与饮茶结合,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39、霜降由天来管理,人间温度看人情。自然景象有规律,传递人间有感情。天降大任出难题,难阻民生二条腿。不惧风寒为家庭,儒家思想了不起。
40、从“天人合一”、“体用一源”到“智的直觉”,是儒家思想能与时俱进而脱胎换骨的生机所在,也是贯穿儒家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和思维方式。
41、受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影响,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江南古典园林艺术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42、碧眼狐狸是撕裂男权社会的恶魔,俞秀莲是恪守传统、压抑欲望的儒家女性,她们是玉娇龙身为官小姐与追求江湖梦的镜子两面。
43、跟强大的敌对势力谈儒家思想无异于宋襄之仁。
44、刘完素这里所言,似乎还不是说他乃医中亚圣,而是他特别推崇仲景之书,乃医家经典,医家虽无法与儒家至圣等量齐观,但亦可权称为亚圣。
45、墨子是实用主义者,老庄是浪漫主义者,儒家是把现实和理想妥协到一起的典范。可是真要把现实和理想妥协到一起委实不易。
46、一旦后辈听任怯懦,随人俯仰,甚至到固步自封地步,可灭也’原来就是说的他们儒家!
47、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48、儒家特别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强调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的恩德是一样的。
49、我们中国人以儒家为基础,作为生命的基础,我们中国人要讲仁义礼智信。
50、石勒的太子石弘,从小跟汉人学习儒家的典籍,是一个性格柔懦的文学青年。
51、道、佛相争,儒家独霸,三门互不相让,都有吞九州天地之心,李十一为求武道,以杀立威,道佛儒皆可杀,杀一切阻挠之人。
52、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
53、在岑参诗歌创作中,从作品的内容到风格表现出儒家的许多优秀传统,如国家民族至上、积极进取精神等。
54、孔子与孟子齐名,同为我国儒家的代表人物。
55、他引用南怀瑾的话说,儒家是粮食店,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有病找它;佛家是百货公司,万类纷陈,各归其所。
56、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压抑和贬斥。
57、这是一个儒道成圣的故事,儒家教化万民,道家替天行道,此时佛教大兴、道教赢弱、百家艰难、十国相争,巫妖虎视眈眈,蛮族屠城作乱。
58、儒家本来就缺少神化的传统,至圣先师孔子始终只有人格,不具备神格,阴阳五行一类的宇宙观是汉儒后来附益上去的,比较容易解构。
59、大学时期有一位东方文明史的教授,他使我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的丰富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使我萌生了一个不可名状的"中国梦"。
60、殷实的家庭,丰裕的生活,使他们能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群书,熟知儒家经典。
61、自古以来,中国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追求感情与理性调和。
62、他博学多才,既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儒家学者,又是多才多艺的文士,于辞章、数术、天文、音乐、史学、文学无一不通。
63、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64、我并不否认儒家文化在晋商和徽商成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我并不认同这种文化决定论。
65、孔子作为儒家的至圣与先师,他在治学、为政、做人、交友等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
66、通电中振振有辞的都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为根据的理论。
67、衢州县学与其他地方不同,毕竟是南孔圣地,儒家文化盛行,读书人的竞争也激励。
68、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看。
69、根据儒家思想,这个国家拥有一套既适用于天下又经久不衰的普世价值观,不过其认为没有必要将这套价值观传播到番邦。
70、谏诤是一项综合了诸种文化因素的政治实践,儒家对唐代文人谏臣意识的形成及其谏诤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71、而当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其价值和尊严是来自于人的道德表现时,则无道德能力的人类道德受动者是否仍享有人性尊严的保障,也将藉由儒家的仁心或不忍人之心来予以证成。
72、这些汉儒也不是抱残守缺的人物,如陆贾取法家的中央集权制度,贾谊强调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无为思想治国,用儒家思想统摄其他各家,最后自成一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极富针对性。
73、过去儒家认为知识分子责任重大,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其实在公共媒体出现之前,在缺乏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之前,只是自我膨胀式的意淫而已。
74、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75、“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76、孔子与孟子之所以如此反感乡愿,是因为儒家强调的“为士之道”,张扬的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而不是委曲求全的“妾妇之道”。
77、社会上层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儒家思想理论的忽略,重武轻文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意识。
78、儒家向来重“礼”,强调“不知礼,无以立”“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79、建构现代儒商必须在吸取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基础上,从理论架构上提出“德、智、情”三位一体的儒商人格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80、中国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全是儒家官吏的保守思想作祟,这种保守思想到了明代因对蒙古人过去强加给他们的变化的憎恨而愈益严重。在这种“复旧”的气氛中,整个上层官吏关心的是维持和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在向海外扩张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保罗·肯尼迪
81、学派、埃利亚学派、犬儒学派;而儒家学派、黄老学派、法家学派、墨家学派、稷下学派等,则是春秋战国时代学派鼎盛的表现,百家之中几乎每家就是一个学派。
82、一提到古代民本主义,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儒家联系起来。
83、岳不群有心传浩然正气功给陆大有,这套内功是他练紫霞之前所练的,不光可以修炼内功,更可以养育胸中儒家的浩然之气。
84、但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欣赏的是杜甫身上亲切、自然的一面,而对其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则略为不屑。
85、无论是哪股大潮,都没有以儒家文明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安身之地。
86、到了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开始改变传教方式,借中国传统的儒家外衣来宣传他的上帝创世教义,慢慢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信仰,并渐渐站住脚跟。
87、中国儒家传统所讲的“仁”、“理”其最高的依据乃是“天命”或“天理”,它类似于西方现代宗教学中所言的“终极实在”。
88、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佛家极乐世界的理想,和平思想可以减少杀戮。
89、在中国古籍图书的发展史上,儒家经书成为格外醒目的一类.
90、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91、李泽厚通过对现代新儒家的解读,指出其核心之误是以道德代政治,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
92、晋味源秉承山西晋商儒家传统文化,倡导“忠义信智仁勇”,以儒家的“诚信”为经营理念;以“厚道待人、厚道经营”为企业的经营宗旨、诚信待客。
93、关帝庙建筑是一种祭祀性建筑,它带有明显的宗教礼制性色彩,符合儒家提倡的纲常伦理思想。
94、反观中国儒家法往往是治国安民,注重调整社会的稳定,不具有革命性和斗争性。
95、所谓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怎样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订的法律里的问题。
96、古往今来,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不知凡几,但一般不能称为儒者或儒家。
97、同时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循吏传播儒家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条件.
98、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知道或者明白,儒家学说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众,实行仁政。
99、儒家之所以将夏商周三代之治作为后世效法的王道典范,颂扬备至,就因为三代是“至德之世”。
100、两人慢步来到拥挤的棋院之中,此时儒家众弟子看见张良要和人奕棋,都纷纷停手围绕着大厅观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