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原料】丁香5克,肉桂5克,草蔻5克,鸭子1只,生姜15克,葱15克,食盐5克,冰糖3克,香油3克,卤汁适量。
【制作】丁香、肉桂、草蔻同用水煎熬至沸,每次沸后约20分钟即可滗出药汁,连煎两次收取药液约200毫升待用。将鸭子宰杀洗净,放锅内,入姜、葱、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移小火上加入药汁,盖上盖,保持微沸煮约15分钟,捞出鸭子。卤汁倒入锅内烧沸后,再放入鸭子,用文火卤熟捞出。取适量的卤汁放入锅内,加入冰糖炒化,再加食盐调好味,均匀地涂在鸭子的全身,然后再均匀地抹上香油即成。
【作用】温阳补虚,消食和胃。适宜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