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全生集》 马评吴序

    光绪丙子秋,儿子庚生病胃胀痛,百治不瘳。耳孟河马培之先生医声,挈儿子就河庄求治。日坐先生旁,见其就诊者,日数百辈。其以疡毒来证者,去寻丈外,即听声 色,洞达症结。讶其先嘱之奇,间诘之,因谓予疮疡之发,患实内蕴。病情神色,未有不达于面目者,故可望形而得之。其用药非精熟《灵》、《素》,按脉辨证,平章阴阳,无以应手辄效。如兢兢守一二古方,漫然施治,不莽莽乎?且外症实难于内科,非得真传口诀,未易券获。至于看法、治法、手法,亦非笔墨所能宣。刀针有当用,有不当用,有不能用之别,如谓一概禁之,非正治也。如痈疽毒初聚,用针以泄气,可冀消散;毒已成,针之易收口;若令自溃,必至脓腐穿破,疮口卷脔,难以收功。古书固不可废,而辨证尤为首务。议论所及,又谓王氏《全生集》一书,近时业疡科者,奉为枕秘。设遇症即录方照服,既不凭脉,亦不辨症,贻误非浅。《集》中所载阳和汤、犀黄丸、子龙丸,法非不善,而论证究失一偏。白陷者概认作疽,用阳和汤,不知假寒真热,假热真寒,区别攸分。阳和汤为温散血中寒邪,果系阴寒凝结,服之或可消散,如伏热郁热之症,皮色白者误投之,是速其溃也。至已溃之症,麻黄尤所必忌。乳岩起于肝郁,郁久化火掣痛,姜桂必不宜服。肺痈乃金受火克,肺喜清肃,倘肺有伏热,犀黄丸多溃气之品,讵非转劫真阴乎?子龙丸行水驱痰之剂,只可施之壮实,如虚羸之质,则吐泻作而生气损矣。先生之论类如是,皆发前人所未发,而其要首贵审脉而已。爰亟觅旧本,首请详注,重刻行世,以不负先生寿世之苦心。工既竣,因质述其平日之说,以告世之读是书者。先生尚有《验方新编》亦按部择验过之方,增减重订,成集待刊云。

    光绪九年仲春上浣仁和吴恒仲英

更多中医书籍
  •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作者:
    武之望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