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爬树龙

    《中药大辞典》:爬树龙拼音注音Pá Shù Lónɡ别名

    过山龙、过江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密林中,岩上或大树上。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常绿本质攀援藤本,长达8米。茎绿色,粗大,节处生根。叶大,长圆形,长40~50厘米,宽30~35厘米,羽状深裂通常几达中脉。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约20厘米,外托一白色大型佛焰苞片,苞片常脱落。

    性味

    苦,寒。

    ①《云南中草药选》:"淡,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麻,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治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骨折,跌打劳伤,枪伤:鲜过山龙,捣烂外敷或用根末调鸡蛋清外包。(《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蛇咬伤,痈疮疖肿:鲜爬树龙,捣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治感冒,四肢酸痛,流行性乙型脑炎,风湿性腰腿痛:过山龙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爬树龙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爬树龙拼音注音Pá Shù Lónɡ别名

    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红三角枫、大叶绿葡萄、小爬树龙。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Climbing Rhaphidophora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菱叶崖爬藤和支南崖爬藤的根或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triphyllum (Gagnep.)W.T.Wang [T.yunnanense Gagnep.var.triphyllum Gagnep.]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采收,洗净,切片,鲜用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云南。

    2.分布于云南西部。

    原形态

    1.菱叶崖爬藤 木质藤本。小枝疏被短柔毛;卷须长达3-4cm,约有10条分枝,分枝螺旋状弯曲,顶端膨大。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长2-10cm,疏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片纸质,菱状椭圆形、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5-10cm,宽3.5-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关,基部宽楔形,边缘常稍呈波状,有小锯齿,中央小叶具短柄,侧生小叶较小,偏斜;侧脉约5对。聚伞花序伞状排列,直径2-3cm,分枝有短柔毛;雌花直径约5mm,无毛;花萼浅盘状;花瓣4,狭卵形,长约2.5mm,外面无毛;退化雄蕊长约0.3mm;雌蕊卵形,柱头4裂。浆果球形,直径约8mm。

    2.云南崖爬藤 本品与菱叶崖爬藤的区别在于:叶片草质,小技和叶均无毛。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散瘀肿;续筋骨。主风湿关节炎;跌打瘀肿;骨折;烧伤;痈疮红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ū F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a Sieb.et Zucc.var.sinens......
  • 拼音注音Cū Máo Tí Gài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丛......
  • 拼音注音Cū Máo Lín Gài Jué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粗毛鳞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strigosa (Thunb.) Pr......
  • 拼音注音Cū Huī Dì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毛柄钉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ttarraea stevenii (Libosch.) F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杂质,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盐碱滩草地上,秋......
  • 拼音注音Cū Pí Sōnɡ Luó别名天蓬草、云雾草、树发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粗皮松萝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nea montis-fuji Mo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从林中树干上铲下,除去杂质,扎成小把,晒干。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