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者恶核,小者痰核,与石疽初起相同。然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极难软熟。未溃之前,忌贴凉膏,忌投凉药,惟内服阳和汤、犀黄丸可消。亦有以大田螺捣烂,敷涂消之者。大忌开刀,开则翻花起肛。用大蟾破腹,刺数孔,连杂盖患,拔毒软肛,内服温补托毒消痰之剂,犀黄丸尽可收功。如孕妇,丸内有麝香,忌之。
马曰∶恶核难溃敛,即服药亦难取效。大忌开刀,洵是至言。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大者恶核,小者痰核,与石疽初起相同。然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极难软熟。未溃之前,忌贴凉膏,忌投凉药,惟内服阳和汤、犀黄丸可消。亦有以大田螺捣烂,敷涂消之者。大忌开刀,开则翻花起肛。用大蟾破腹,刺数孔,连杂盖患,拔毒软肛,内服温补托毒消痰之剂,犀黄丸尽可收功。如孕妇,丸内有麝香,忌之。
马曰∶恶核难溃敛,即服药亦难取效。大忌开刀,洵是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