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学总论》 四、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脓性滑囊炎

    【病因】手的掌面腱鞘炎多因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亦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背伸指肌腱鞘的感染少见。

    【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24小时后,疼痛及局部炎症反应即较明显。典型的腱鞘炎体征为:

    1.患指除末节外,呈明显的均匀性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2.患指所有的关节轻度弯曲,常处于腱鞘的松弛位置,以减轻疼痛。

    3.任何微小的被协的伸指运动,均能引起剧烈疼痛。

    4.检查时,沿整个腱鞘均有压痛。化脓性炎症局限在坚韧的鞘套内,故不出现波动。

    由于感染发生在腱鞘内,与脓性指头炎一样,疼痛非常剧烈,病人整夜不能入睡,多同时有全身症状。化脓性腱鞘炎如不及时切开引流或减压,鞘内脓液积聚,压力将迅速增高,以致肌腱发生坏死,患指功能丧失。炎症亦可蔓延到手掌深部间隙或经滑液囊扩散到腕部和前臂。

    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的感染,多分别由小指和拇指腱鞘炎引起。①尺侧滑液囊感染: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尤为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显。小指及无名指呈半屈位,如试行将其伸直,则引起剧烈疼痛。②桡侧滑液囊感染:拇指肿胀、微屈、晃能外展和伸直,压痛区的拇指及大鱼际处。

    【治疗】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如经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以防止肌腱受压而坏死。

    在手指侧面作长切口,与手指长轴平行。不能在掌面正中作切口,否则易使肌腱脱出,发生粘连和皮肤瘢痕挛缩,影响患指伸直。手术时要小心认清腱鞘,不能伤及血管和神经。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感染时,切口分别作小鱼际及大鱼际处(图12-6)。切口近端至少距腕1.5cm,以免切断正中神经的分支。另一种方法是在腱鞘和滑囊上作两个小切口,排出脓液,然后分别插入细塑料管进行冲洗。术后从一根细塑料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另一根作为排出液体的通道,疗效较好,病人的痛苦也较小。

    手屈指肌腱鞘炎、滑囊炎、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手术切口

    图12-6 手屈指肌腱鞘炎、滑囊炎、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手术切口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刘宋、雷学所着
  •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