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第五节 颅底骨折的急救

    颅底骨折常伴随硬脑膜损伤,常有耳、鼻、眼或口腔出血。因骨折部位不同,有不同症状。

    骨折部位主要症候颅前凹骨折眼眶、巩膜(白眼球)有出血斑,如鼻子闻不到香臭,是嗅神经受损;鼻孔流出带血性脑脊液颅中凹骨折有口眼歪斜,说明面神经受损;耳后软组织有瘀血,耳聋、耳鸣,可能是听神经受损。有时耳内有血,脑脊液流出颅后凹骨折可出现呼吸、心跳和意识异常,四肢抽搐,在颈部可见瘀血或血肿颅底骨折常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

    无论哪种骨折,急救时均应注意:

    1.病人安静,以头高或半坐位,避免大声咳嗽。

    2.清理耳、鼻、口腔的异物。

    3.耳鼻出血时不堵、不冲洗、不点药,只用干净布类覆盖,防止感染。防休克、止血、输血、输液,甚者需要手术抢救治疗,必须争取时间送医院进行。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