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内经》云∶脉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邪气在表。世医只知脉之说,不知病症之禁忌。若表见寒症,身汗出,身常偎缩,栗而寒,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症,皆宜灸之,阳气下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症,皆不可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 害立生。
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眼脸时痒,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症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宜灸之,不可拘于面色赤而禁之也。(刘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