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传心录》 诊脉传心诀

    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浮沉轻重指端详①,迟数息中分缓急②。浮而无力即为③,浮而有力便为。脉沉而无力是④,微沉有力是为。迟而有力脉居⑤,迟而无力⑥。数而有力为紧弦⑦,数而无力为芤脉⑧。浮迟即是表间虚,沉迟即是里冷极。浮数原来表热真,沉数原来里热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

    按:脉学讲的越繁琐,初学的人越难掌握。前人曾说:“切脉之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本诀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再从四脉的有力无力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这种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诊脉方法,使初学的人容易掌握。作者对诸脉脉象形容不够全面,间或有与历代脉学说法不尽符合处,但因作者已经申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故未修改。读者可参阅其它脉学,结合实践,互相印证。

    ①轻手按于皮肤之上即见者,谓之浮脉。重手按至肌肉之间始见者,谓之沉脉。

    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一息脉来三至谓之迟脉。一息脉来六至谓之数脉。(数:读朔,当快讲。)

    ③虚脉,迟大而耎,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④极耎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者.谓之弱脉。

    ⑤崔嘉彦《脉决》谓滑脉:“迟而有力,滑而流利”又谓:“滑脉如珠,往来旋转”。

    ⑥缓脉:一息四至,应指和缓.往来自匀。涩脉:细而迟,往来难。

    ⑦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数如切绳。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

    ⑧《脉经》谓:芤脉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如捻葱状。

更多中医书籍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
  •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