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何首乌

    作者: 张宗祥

    主治益精养血。强筋骨。化虚痰。乌须发。消痈肿疗头面风疮瘰五痔破伤出带下产后诸疾。何首乌丸。何首乌三斤。铜刀切片。牛膝一斤切片。以黑豆一斗淘净用木甑铺豆一层。铺药一层。重重铺尽。瓦锅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曝干。换豆又蒸。如此三次。研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温酒下。忌诸血无鳞鱼萝卜葱蒜及铁器。久服壮筋骨。长精髓补血气。黑须发。坚阳道。七宝美髯丹。赤白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水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曝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曝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八两。酒浸一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干。枸杞子八两。酒浸晒。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芝麻炒香。并忌铁器石臼捣末蜜丸弹子大一百干姜汤下。卧时盐汤下余药丸梧子大。每日空腹酒下百丸。能写须首乌丸。何首乌一两五钱。防风黑豆荆芥地骨皮各一两。桑白皮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清茶下。治肺风鼻赤面赤。又方。何首乌四两荆芥威灵仙防风蔓荆子(炒)车前子(炒)炙草各二两。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早晚淡酒下。

    治脓窠疮。何首乌酒何首乌四两当归身当归尾穿山甲(炙)针五加皮川乌(泡)草乌(泡)各四钱。入夏布袋内扎口。黄酒二十升同药袋入坛固封重汤煎三炷香。埋窖七日。时时饮之令醺醺然作汗避风。治大麻风灵仙炙草防风河白草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温酒调下。治脾胃风毒攻肿。延成癣疮。甚至肩背拘急。手足酸裂。肌肉顽痹。及紫瘢白瘢顽麻枳壳防风甘草川芎陈皮香附紫苏羌活独活肉桂。加初受伤便宜服此。能顺气疏风活血定痛。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又方。何首乌当归(炒)赤箭附子(泡去皮脐)桂心赤芍川芎羚羊角(屑)各七钱五钱。

    研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或手足麻痹腰胯沉重。何首乌汤。何首乌防风银花荆芥苍术白藓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加灯心水煎服。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溏泄加泽泻。夏热加栀子黄芩。痒加白蒺藜。脾胃弱去苦参。加赤苓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