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医便
医学入门
医学正传
医学源流论
医学读书记
医家千字文注
中医书籍
《医学启源》
《医学妙谛》
《医学实在易》
《医学影像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心悟》
知识杂集
百岁杨绛的养生之道
分型辨治急性菌痢
用好“生物钟”药效将倍增
镇静安神针法治失眠
开药勿忘嘱忌口
梅子留酸软齿牙
中医药方子
白瓜丸
白瓜子丸
白瓷药散
白疔散
白疕一号方
白疕丸
中药材
毛枝卷柏
毛枝崖爬藤
毛枝鱼藤
毛柄短肠蕨
毛柄锦香草
毛柴胡
查古籍
搜索
《杨氏家藏方》 针头丸
作者:
杨倓
治水泻积痢。
杏仁(四十枚,去尖,烧留性)巴豆(四十枚,去皮,烧留性)砒(二字,别研)草乌头(上件为细末,酒煮蜡一两和丸如芥子大。每服五丸,小儿三丸。赤痢,煎甘草汤下。白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白喉全生集》
作者:
李纪方
《白喉条辨》
作者:
陈葆善
《百病自测》
作者:
《笔花医镜》
作者:
江涵暾
《辨症玉函》
作者:
《辨证录》
作者:
陈士铎
《丛桂草堂医案》
作者:
袁焯
《中医刺灸》
作者:
治水泻积痢。
杏仁(四十枚,去尖,烧留性)巴豆(四十枚,去皮,烧留性)砒(二字,别研)草乌头(上件为细末,酒煮蜡一两和丸如芥子大。每服五丸,小儿三丸。赤痢,煎甘草汤下。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