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真川附(焙干) 川乌(炒,各一两) 草乌 明雄 苏合油(各五钱) 紫霄花 五倍子 山茨菇 大浓肉桂 蛇床子 金丝木鳖(去油,各三钱) 母丁香 蟾酥 水安息(各八钱)
共为细末,以白芨熬膏,和药入臼内,捣千杵为度,印为锭子。每用时先于午刻,酒磨二、三厘,搽头茎内,待其自干,不得走擦。至晚将欲行事,必须洗去。此第一妙药,非比寻常,临阵自知其妙,不可形容。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真川附(焙干) 川乌(炒,各一两) 草乌 明雄 苏合油(各五钱) 紫霄花 五倍子 山茨菇 大浓肉桂 蛇床子 金丝木鳖(去油,各三钱) 母丁香 蟾酥 水安息(各八钱)
共为细末,以白芨熬膏,和药入臼内,捣千杵为度,印为锭子。每用时先于午刻,酒磨二、三厘,搽头茎内,待其自干,不得走擦。至晚将欲行事,必须洗去。此第一妙药,非比寻常,临阵自知其妙,不可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