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绣球风 老杉木一段,烧存性,研细。用熟鸡蛋黄炒枯取油,调搽。
又方
苦参 蛇床子(各二两) 吴茱萸(一两)
水四大碗,煎一半,候温洗之,带湿扑上后药,寒水石、硫黄各等分研细,掺上,绢帛包紧。
又方 豆壳煎水洗。
又方 磨古镜水搽。
又方 落苏叶煎汤洗,并烧灰搽。
又方 韭菜煎水洗。
苦参(二两) 白蒺藜(五钱) 甘草(四钱)
杨柳叶煎汤,乘热熏洗后,用蚯蚓屎焙燥研掺,三四次愈。
阴球开花(单方)。狗橘子七个煎汤,入罐内将阴球挂罐口,离汤一二寸,俟熏待温倾盆内洗之,如此者三日痊愈。
肾囊痒。
荷叶 吴茱萸 苍术(各一两)
水煎滚,临洗加皮硝一两洗之。
绣球风 五倍子一个,锥一眼入银珠一钱,用阴阳瓦焙,研细末,麻油调搽。
洗方
威灵仙 蛇床子 土大黄 苦参(各五钱) 砂仁壳(三钱) 老葱头(七个) 煎汤熏洗。
肾囊风 山萸肉的核子煎汤温洗。
蛇床子 艾叶 吴茱萸(各一两)
水煎百沸,放盆内加芒硝五钱,化尽频洗。
紫苏 明矾 菖蒲 臭树花 浮萍 花椒共煎汤,熏洗数次,除根。
又方 干荷叶煎汤熏洗二三次。
又方 丝瓜子仁酒煎,临卧服之,出汗即愈。
又方(姚伯玉)。 绣球花煎洗。
又方 墙头上酱板豆草,或鲜或阴干煎洗。
囊风痒痛黄水不干者 蚯蚓泥、铅粉,井水调敷。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绣球风 老杉木一段,烧存性,研细。用熟鸡蛋黄炒枯取油,调搽。
又方
苦参 蛇床子(各二两) 吴茱萸(一两)
水四大碗,煎一半,候温洗之,带湿扑上后药,寒水石、硫黄各等分研细,掺上,绢帛包紧。
又方 豆壳煎水洗。
又方 磨古镜水搽。
又方 落苏叶煎汤洗,并烧灰搽。
又方 韭菜煎水洗。
又方
苦参(二两) 白蒺藜(五钱) 甘草(四钱)
杨柳叶煎汤,乘热熏洗后,用蚯蚓屎焙燥研掺,三四次愈。
阴球开花(单方)。狗橘子七个煎汤,入罐内将阴球挂罐口,离汤一二寸,俟熏待温倾盆内洗之,如此者三日痊愈。
肾囊痒。
荷叶 吴茱萸 苍术(各一两)
水煎滚,临洗加皮硝一两洗之。
绣球风 五倍子一个,锥一眼入银珠一钱,用阴阳瓦焙,研细末,麻油调搽。
洗方
威灵仙 蛇床子 土大黄 苦参(各五钱) 砂仁壳(三钱) 老葱头(七个) 煎汤熏洗。
肾囊风 山萸肉的核子煎汤温洗。
又方
蛇床子 艾叶 吴茱萸(各一两)
水煎百沸,放盆内加芒硝五钱,化尽频洗。
又方
紫苏 明矾 菖蒲 臭树花 浮萍 花椒共煎汤,熏洗数次,除根。
又方 干荷叶煎汤熏洗二三次。
又方 丝瓜子仁酒煎,临卧服之,出汗即愈。
又方(姚伯玉)。 绣球花煎洗。
又方 墙头上酱板豆草,或鲜或阴干煎洗。
囊风痒痛黄水不干者 蚯蚓泥、铅粉,井水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