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挖耳草根

    《中药大辞典》:挖耳草根拼音注音Wā ěr Cǎo Gēn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

    性味

    《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治痢疾,牙痛,喉蛾,子宫脱垂,脱肛。

    《云南中草药》:"治痢疾,牙痛,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挖耳草根拼音注音Wā ěr Cǎo Gēn英文名Root of Drooping Carpesium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征晒干。

    原形态

    烟管头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分枝,被白色长柔毛,上部毛较密。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9-20(-25)cm,宽4-6cm,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和腺点;中部叶向上渐小,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柄短。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的顶端单生,直径15-18mm,下垂,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形不等长的苞片;总苞杯状,长7-8mm;总苞片4层,外层卵状长圆形,有长柔毛,中层和内层干膜质,长圆形,钝尖,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筒状,3-5齿裂,结实;中央的两性花有5个裂片。瘦果条形,长约5mm,有细纵条,先端有短喙和腺点;无冠毛。花期秋季。

    药理作用

    杓儿菜根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280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痢疾;牙痛;乳蛾;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治痢疾,牙痛,子宫脱垂,脱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斑茅拼音注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
  •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拼音注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中国药典》:斑蝥拼音注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
  • 《中药大辞典》:斑鸠拼音注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生境分布栖于树林间,常成群活动,营巢于树枝。繁殖期4~7月。分......
  •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占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来源马鞭草科斑鸠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用法用量1~2两。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