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消食丸治小儿脾胃不和,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缩砂仁 陈皮 三棱 蓬术 神曲(炒) 麦芽(炒) 香附子(米泔浸,炒) 枳壳 槟榔 乌梅(各半两) 丁香(二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食后紫苏汤下二三十丸。
〔丹溪〕治小儿吐泻黄胆方三棱 蓬术 青皮 陈皮 神曲 麦芽 黄连 甘草 白术 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温熟水调服。若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消食丸治小儿脾胃不和,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缩砂仁 陈皮 三棱 蓬术 神曲(炒) 麦芽(炒) 香附子(米泔浸,炒) 枳壳 槟榔 乌梅(各半两) 丁香(二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食后紫苏汤下二三十丸。
〔丹溪〕治小儿吐泻黄胆方三棱 蓬术 青皮 陈皮 神曲 麦芽 黄连 甘草 白术 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温熟水调服。若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