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小腿屈侧之痈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腓腨发疽,腓腨疽。多因肾水不足积热而成。证见小腿肚漫肿坚硬,紫暗抽痛,进而腐溃,出脓稠而色黄者为顺,其脓稀若水而色灰白者为逆。治宜辨其阴阳顺逆以清热解毒,或温阳补益之剂,或兼而用之。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饮;溃后可服八珍汤;气血虚者可服十全大补汤;外治法同痈、疽、溃疡条。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病名。小腿屈侧之痈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腓腨发疽,腓腨疽。多因肾水不足积热而成。证见小腿肚漫肿坚硬,紫暗抽痛,进而腐溃,出脓稠而色黄者为顺,其脓稀若水而色灰白者为逆。治宜辨其阴阳顺逆以清热解毒,或温阳补益之剂,或兼而用之。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饮;溃后可服八珍汤;气血虚者可服十全大补汤;外治法同痈、疽、溃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