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今人和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不知用久为祸。此物损益兼行,若俱弃而不用,当仓猝之间,又可阙乎?或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在本朝则不言如此服良,但专治妇人。不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脏中久冷,服之先利。如病势危急,可加丸数服,少则不效。仍加附子、干姜、桂。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今人和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不知用久为祸。此物损益兼行,若俱弃而不用,当仓猝之间,又可阙乎?或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在本朝则不言如此服良,但专治妇人。不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脏中久冷,服之先利。如病势危急,可加丸数服,少则不效。仍加附子、干姜、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