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因于风湿所致偏枯证。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圣济总录》卷九论其病因为“气血不足,腠理开疏,风湿客于分肉之间,久而不差,真气去,邪气独留,乃为偏枯之疾。”证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痛,言语不变,神智不乱。治用天南星丸等方。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病证名。因于风湿所致偏枯证。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圣济总录》卷九论其病因为“气血不足,腠理开疏,风湿客于分肉之间,久而不差,真气去,邪气独留,乃为偏枯之疾。”证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痛,言语不变,神智不乱。治用天南星丸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