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