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和肩胛背神经,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和肩胛背神经,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