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探讨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人胃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后,大量研究表明,Hp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有密切关系。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Hp检出率较高。本文对221例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Hp阳性与同时合并出现胃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以及探讨胆汁返流、胃蠕动亢强等对比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2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而行胃镜检查的病人,男131例,女90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病程4.8年,<5年者129例,≥5年者92例。

    1.2 方法

    对临床上有消化道症状者用Olympus GIF—XQ20型胃镜检查,以Olympus FB—25活检钳取胃粘膜组织。胃窦距幽门5cm内,胃体大、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及各溃疡边缘各一块,作常规病理诊断和行0.25%碱性复红染色油镜下检Hp。按1987年全国胃癌研究会(济南)病理学组新订标准和1982年厦门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分型标准等观察定级。

    统计学处理均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全部221例病人中,检出Hp者154例,检出率为69.68%,男95例,女59例,结合性别在本组资料中的比例。提示Hp感染率与性别无关(P>0.05)。胃窦部检出Hp者151例,体部者58例,球部者7例,三者之间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