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部位在掌后两骨之间方下.两筋间之始陷中.
证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
针灸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大陵乃心包络所注之俞穴.在掌后两骨结点之下.两大筋间之始.近大指前有大渊.小指后有阴 神门.成一横线.穴位宽大.故名大陵.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部位在掌后两骨之间方下.两筋间之始陷中.
证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
针灸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大陵乃心包络所注之俞穴.在掌后两骨结点之下.两大筋间之始.近大指前有大渊.小指后有阴 神门.成一横线.穴位宽大.故名大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