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自肩下至手腕,一名肱,俗名胳膊,乃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或坠车马跌碎,或打断,或斜裂,或截断,或碎断,打断者有碎骨,跌断者则无碎骨,壅肿疼痛,心神忙乱,遍体麻冷,皆用手法,循其上下前后之筋,令得调顺,摩按其受伤骨缝,令得平正,再将小杉板周遭逼定,外用白布缠之,内服正骨紫金丹,外贴万灵膏。如壅肿不消,外以散瘀和伤汤洗之。
正骨紫金丹 万灵膏 散瘀和伤汤(俱见巅顶骨伤)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自肩下至手腕,一名肱,俗名胳膊,乃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或坠车马跌碎,或打断,或斜裂,或截断,或碎断,打断者有碎骨,跌断者则无碎骨,壅肿疼痛,心神忙乱,遍体麻冷,皆用手法,循其上下前后之筋,令得调顺,摩按其受伤骨缝,令得平正,再将小杉板周遭逼定,外用白布缠之,内服正骨紫金丹,外贴万灵膏。如壅肿不消,外以散瘀和伤汤洗之。
正骨紫金丹 万灵膏 散瘀和伤汤(俱见巅顶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