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拼音注音Guì Huā Lù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木犀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性味

    《纲目拾遗》:"味微苦。"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醒脾开胃。治龈胀,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①《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燥咽干。"

    ②《纲目拾遗》:"明目疏肝,止口臭。"

    ③《中国医学大辞典》:"醒脾,开胃,理气,宽胸,平肝,化痰。"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桂花露拼音注音Guì Huā Lù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Olea fragrans Thunb.]

    采收和储藏:花采收后,阴干,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我国西南部。

    原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cm,宽2.6-4.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果歪斜,椭圆形,长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性味

    微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主肝气郁结;胸胁不舒;龈肿;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30~60g。

    各家论述

    1.《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燥咽干。

    2.《纲目拾遗》:明目疏肝,止口臭。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苏拼音注音Bàn Biān Sū别名绵穗苏、野鱼香、野苏、大胡麻、天人草来源唇形科半边苏Comanthosphace ningpoensis (Hemsl.)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莲拼音注音Bàn Biān Lián别名细米草、急解索、半边花、蛇脷草[广东]、长虫草[河南]英文名HERBA LOBELIAE CHINENSIS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Cài别名菜子七、妇人参、普贤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华中碎米荠的根状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urhaniana O.E.Schulz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ǒu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100......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钱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铺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